水下声通信传感器网络组织规划与多速率传输技术研究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目录 | 第9-13页 |
插图索引 | 第13-15页 |
表格索引 | 第15-16页 |
1 绪论 | 第16-33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6-17页 |
1.2 水声通信及其发展 | 第17-21页 |
1.2.1 非相干水声通信研究结果 | 第18-19页 |
1.2.2 相干水声通信研究结果 | 第19-21页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21-32页 |
1.3.1 研究机构 | 第21-22页 |
1.3.2 实验项目 | 第22-27页 |
1.3.3 技术动态 | 第27-30页 |
1.3.4 总体发展趋势 | 第30-31页 |
1.3.5 面临的技术挑战 | 第31-32页 |
1.4 研究的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32-33页 |
2 基于信道估计的多速率OFDM传输技术 | 第33-55页 |
2.1 水声信道的特性 | 第33-38页 |
2.1.1 有限通信带宽 | 第34-35页 |
2.1.2 多途效应 | 第35-37页 |
2.1.3 海洋环境噪声 | 第37页 |
2.1.4 时变、空变和随机性 | 第37-38页 |
2.1.5 多普勒效应 | 第38页 |
2.2 水声信道的传播特性 | 第38-41页 |
2.2.1 水声信号传播损耗 | 第39-40页 |
2.2.2 环境噪声 | 第40-41页 |
2.3 水声信道的最佳载波频率和带宽 | 第41-43页 |
2.3.1 最佳载波频率 | 第41-42页 |
2.3.2 带宽 | 第42-43页 |
2.4 多速率OFDM传输 | 第43-46页 |
2.4.1 水声通信中OFDM | 第43-44页 |
2.4.2 多速率OFDM传输技术 | 第44页 |
2.4.3 基于信道检测的多速率OFDM传输 | 第44-46页 |
2.5 仿真实验 | 第46-54页 |
2.5.1 仿真环境 | 第46页 |
2.5.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46-49页 |
2.5.3 实验设置 | 第49-52页 |
2.5.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2-54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3 水面多网关布局优化方法 | 第55-70页 |
3.1 引言 | 第55-56页 |
3.2 多网关布局总体思路 | 第56-57页 |
3.3 网关布局优化模型 | 第57-59页 |
3.3.1 定义 | 第57-58页 |
3.3.2 约束条件 | 第58页 |
3.3.3 优化变量 | 第58页 |
3.3.4 目标函数 | 第58-59页 |
3.4 最小时延生成树 | 第59-62页 |
3.5 能量均衡路由生成树 | 第62-64页 |
3.6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64-69页 |
3.6.1 仿真设置 | 第64-65页 |
3.6.2 结果分析 | 第65-69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4 基于GA—WCA的簇头布局方法 | 第70-82页 |
4.1 无线传感器网络生成簇的目标与性能 | 第70-73页 |
4.1.1 分簇算法的目标 | 第70-72页 |
4.1.2 分簇性能的表示 | 第72-73页 |
4.2 典型生成簇算法 | 第73-75页 |
4.2.1 最小节点ID分簇 | 第73-74页 |
4.2.2 最高节点度分簇 | 第74页 |
4.2.3 加权分簇 | 第74页 |
4.2.4 自适应按需加权分簇 | 第74-75页 |
4.3 基于GA-WCA的簇生成与布局方法 | 第75-79页 |
4.3.1 算法思想 | 第75页 |
4.3.2 WCA算法描述 | 第75-77页 |
4.3.3 优化模型 | 第77-79页 |
4.4 仿真分析 | 第79-81页 |
4.4.1 仿真设置 | 第79页 |
4.4.2 结果分析 | 第79-8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5 同传时隙分配方法 | 第82-97页 |
5.1 引言 | 第82-83页 |
5.2 信道时隙分配面临的问题 | 第83-86页 |
5.2.1 水声信道共享方式 | 第83-85页 |
5.2.2 隐藏终端和暴露终端 | 第85-86页 |
5.2.3 动态拓扑的影响 | 第86页 |
5.3 典型时隙分配算法及优缺点 | 第86-88页 |
5.3.1 固定时隙分配算法 | 第86-87页 |
5.3.2 竞争时隙分配算法 | 第87-88页 |
5.3.3 动态时隙分配算法 | 第88页 |
5.4 基于路由的同传时隙分配方法 | 第88-94页 |
5.4.1 最短路径传输机制 | 第89-90页 |
5.4.2 逐跳累积传输机制 | 第90-91页 |
5.4.3 隔跳同传机制 | 第91-92页 |
5.4.4 同传时隙分配步骤 | 第92-94页 |
5.5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94-96页 |
5.5.1 仿真设置 | 第94-95页 |
5.5.2 仿真结果 | 第95-96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96-97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97-99页 |
6.1 总结 | 第97-98页 |
6.2 展望 | 第98-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7页 |
附录一: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申请专利 | 第107-109页 |
附录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109-110页 |
致谢 | 第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