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研究背景、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7页 |
1.1.1 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现状及特点 | 第10-12页 |
1.1.2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发展特点 | 第12-14页 |
1.1.3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存在问题 | 第14-17页 |
1.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1.3 研究的意义 | 第18-19页 |
2 相关理论综述 | 第19-22页 |
2.1 国内外对于工程失败的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2.1.1 国外对于工程失败的研究情况 | 第19-20页 |
2.1.2 国内对于工程失败的研究情况 | 第20-22页 |
3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失败项目研究方法 | 第22-31页 |
3.1 国际承包商评价方法 | 第22-23页 |
3.1.1 海外收入评价法 | 第22页 |
3.1.2 跨国化指数评价法 | 第22页 |
3.1.3 Sullivan&Tong 的评价模型 | 第22-23页 |
3.2 项目后评价 | 第23-26页 |
3.2.1 对比分析法 | 第23-24页 |
3.2.2 逻辑框架法 | 第24-25页 |
3.2.3 综合评价法——项目成功度评价方法 | 第25-26页 |
3.3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失败项目的研究方法 | 第26页 |
3.4 对外承包工程失败案例样本收集框架 | 第26-28页 |
3.5 案例分析流程和案例的选择 | 第28-29页 |
3.6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失败案例样本选择 | 第29-31页 |
4 相关概念界定 | 第31-34页 |
4.1 失败的定义 | 第31-32页 |
4.2 对外承包工程的概念界定 | 第32页 |
4.3 对外承包工程失败的特征 | 第32-33页 |
4.4 对外承包工程失败的概念界定 | 第33-34页 |
5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失败案例分析与统计分析 | 第34-52页 |
5.1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失败因素的指标评价体系 | 第34-38页 |
5.1.1 投标报价 | 第34-36页 |
5.1.2 合同管理 | 第36页 |
5.1.3 内部管理 | 第36-37页 |
5.1.4 风险管理 | 第37页 |
5.1.5 沟通管理 | 第37-38页 |
5.2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失败案例的因素分析 | 第38-42页 |
5.2.1 以投标报价为失败主因素的案例 | 第38页 |
5.2.2 以合同管理为失败主因素的案例 | 第38-39页 |
5.2.3 以内部管理为失败主因素的案例 | 第39-40页 |
5.2.4 以风险管理为失败主因素的案例 | 第40-41页 |
5.2.5 以沟通管理为失败主因素的案例 | 第41-42页 |
5.3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失败案例的统计分析 | 第42-52页 |
5.3.1 投标报价因素分析 | 第42-44页 |
5.3.2 合同管理因素分析 | 第44-45页 |
5.3.3 内部管理因素分析 | 第45-46页 |
5.3.4 风险管理因素分析 | 第46-47页 |
5.3.5 沟通管理因素分析 | 第47-48页 |
5.3.6 工程失败评价指标比较 | 第48-50页 |
5.3.7 对外承包工程项目样本失败因素统计分析总结 | 第50-52页 |
6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失败项目研究结论 | 第52-55页 |
6.1 加强投标报价管理,在合理报价基础上提高中标率 | 第52页 |
6.2 做好合同管理,抑制不公平行为的发生 | 第52-53页 |
6.3 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 第53页 |
6.4 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加大风险识别及应对力度 | 第53-54页 |
6.5 企业应提高沟通管理水平,加大沟通协调力度 | 第54-55页 |
7 促进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55-58页 |
7.1 发挥我国的资金优势 | 第55页 |
7.2 转变经营模式,扩大高端市场份额 | 第55页 |
7.3 发挥企业优势,实现差异化发展 | 第55-56页 |
7.4 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业务发展 | 第56页 |
7.5 区域化和本地化经营 | 第56页 |
7.6 大力发展国际工程咨询服务 | 第56-57页 |
7.7 加强人才的培养和积累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61-62页 |
硕士学位论文摘要 | 第62-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