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各国对外贸易论文--中国对外贸易论文--进出口贸易概况论文--特种贸易论文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失败项目研究

提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研究背景、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第10-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7页
        1.1.1 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现状及特点第10-12页
        1.1.2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发展特点第12-14页
        1.1.3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存在问题第14-17页
    1.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7-18页
    1.3 研究的意义第18-19页
2 相关理论综述第19-22页
    2.1 国内外对于工程失败的研究现状第19-22页
        2.1.1 国外对于工程失败的研究情况第19-20页
        2.1.2 国内对于工程失败的研究情况第20-22页
3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失败项目研究方法第22-31页
    3.1 国际承包商评价方法第22-23页
        3.1.1 海外收入评价法第22页
        3.1.2 跨国化指数评价法第22页
        3.1.3 Sullivan&Tong 的评价模型第22-23页
    3.2 项目后评价第23-26页
        3.2.1 对比分析法第23-24页
        3.2.2 逻辑框架法第24-25页
        3.2.3 综合评价法——项目成功度评价方法第25-26页
    3.3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失败项目的研究方法第26页
    3.4 对外承包工程失败案例样本收集框架第26-28页
    3.5 案例分析流程和案例的选择第28-29页
    3.6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失败案例样本选择第29-31页
4 相关概念界定第31-34页
    4.1 失败的定义第31-32页
    4.2 对外承包工程的概念界定第32页
    4.3 对外承包工程失败的特征第32-33页
    4.4 对外承包工程失败的概念界定第33-34页
5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失败案例分析与统计分析第34-52页
    5.1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失败因素的指标评价体系第34-38页
        5.1.1 投标报价第34-36页
        5.1.2 合同管理第36页
        5.1.3 内部管理第36-37页
        5.1.4 风险管理第37页
        5.1.5 沟通管理第37-38页
    5.2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失败案例的因素分析第38-42页
        5.2.1 以投标报价为失败主因素的案例第38页
        5.2.2 以合同管理为失败主因素的案例第38-39页
        5.2.3 以内部管理为失败主因素的案例第39-40页
        5.2.4 以风险管理为失败主因素的案例第40-41页
        5.2.5 以沟通管理为失败主因素的案例第41-42页
    5.3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失败案例的统计分析第42-52页
        5.3.1 投标报价因素分析第42-44页
        5.3.2 合同管理因素分析第44-45页
        5.3.3 内部管理因素分析第45-46页
        5.3.4 风险管理因素分析第46-47页
        5.3.5 沟通管理因素分析第47-48页
        5.3.6 工程失败评价指标比较第48-50页
        5.3.7 对外承包工程项目样本失败因素统计分析总结第50-52页
6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失败项目研究结论第52-55页
    6.1 加强投标报价管理,在合理报价基础上提高中标率第52页
    6.2 做好合同管理,抑制不公平行为的发生第52-53页
    6.3 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第53页
    6.4 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加大风险识别及应对力度第53-54页
    6.5 企业应提高沟通管理水平,加大沟通协调力度第54-55页
7 促进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发展的政策建议第55-58页
    7.1 发挥我国的资金优势第55页
    7.2 转变经营模式,扩大高端市场份额第55页
    7.3 发挥企业优势,实现差异化发展第55-56页
    7.4 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业务发展第56页
    7.5 区域化和本地化经营第56页
    7.6 大力发展国际工程咨询服务第56-57页
    7.7 加强人才的培养和积累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0页
致谢第60-61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61-62页
硕士学位论文摘要第62-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科技上市公司估值方法研究
下一篇: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及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