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目录 | 第7-10页 |
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导言 | 第14-34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27页 |
二、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 第27-30页 |
三、概念界定 | 第30-31页 |
四、主要创新和未来研究方向 | 第31-3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34-44页 |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经济转型 | 第34-36页 |
一、中等收入陷阱 | 第34-35页 |
二、产业转型 | 第35-36页 |
第二节 金融发展与金融结构 | 第36-40页 |
一、金融结构无关论 | 第36-37页 |
二、金融结构相关论 | 第37-40页 |
第三节 融资结构以及融资结构的区域效应研究 | 第40-42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二章 融资结构与经济增长:理论框架 | 第44-63页 |
第一节 金融发展与融资结构理论概述 | 第44-45页 |
第二节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一般均衡分析 | 第45-50页 |
一、最终产品部门 | 第45-46页 |
二、中间产品部门 | 第46-47页 |
三、金融部门 | 第47页 |
四、资本要素积累 | 第47页 |
五、家庭部门 | 第47-48页 |
六、完全竞争条件下的比较静态分析 | 第48-50页 |
第三节 基于新古典增长的融资结构理论 | 第50-53页 |
第四节 考虑区域经济发展情形下的IS-LM模型分析 | 第53-63页 |
第三章 中国融资结构产出效率实证分析 | 第63-90页 |
第一节 金融市场发展现状 | 第63-67页 |
第二节 实证方法:Grid-VAR模型 | 第67-71页 |
第三节 不同融资结构资本累积比较:Grid-VAR实证分析 | 第71-81页 |
一、指标选择与数据说明 | 第71-72页 |
二、结构性VAR实证研究 | 第72-81页 |
第四节 不同融资结构的效率分析:面板数据分析 | 第81-88页 |
一、融资结构效率比较分析 | 第81-84页 |
二、面板实证结果分析 | 第84-88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88-90页 |
第四章 中国融资结构区域产出效率比较分析 | 第90-108页 |
第一节 中国区域经济研究现状 | 第90-94页 |
一、经济转型与区域经济背景 | 第91-92页 |
二、相关研究背景 | 第92-94页 |
第二节 理论模型 | 第94-97页 |
第三节 融资结构区域效应:变系数模型 | 第97-101页 |
第四节 融资结构区域效应: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 第101-106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106-108页 |
第五章 融资结构效率差异:基于风险特征机制的理论与实证 | 第108-119页 |
第一节 不考虑资本市场的银行信贷模型设定 | 第108-113页 |
一、对融资企业的假设 | 第108-109页 |
二、信贷市场均衡分析 | 第109-113页 |
第二节 引入资本市场后的融资分析 | 第113-116页 |
一、基本假设 | 第113-114页 |
二、金融市场均衡 | 第114-116页 |
第三节 实证研究 | 第116-118页 |
一、样本选择与说明 | 第116-117页 |
二、实证分析 | 第117-118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118-119页 |
第六章 融资结构效率差异:基于投资选择机制的理论与实证 | 第119-139页 |
第一节 投资与金融发展 | 第119-121页 |
第二节 市场和企业投资选择的理论分析 | 第121-129页 |
一、市场选择的作用机制分析 | 第121-122页 |
二、Q效应与企业投资选择的作用机制分析 | 第122-126页 |
三、融资结构影响企业投资支出资产负债表渠道分析 | 第126-129页 |
第三节 固定资产投资的融资效率实证分析 | 第129-132页 |
第四节 固定资产投资的融资效率区域比较 | 第132-137页 |
一、投资的区域融资效率:变系数模型 | 第132-134页 |
二、投资的区域融资效率: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 第134-137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137-139页 |
第七章 融资结构效率差异:基于产业升级机制的理论与实证 | 第139-156页 |
第一节 产业政策与融资结构比较 | 第139-142页 |
一、融资结构差异与产业选择偏好 | 第139-140页 |
二、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 | 第140-142页 |
第二节 融资结构与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 | 第142-144页 |
一、基本理论模型 | 第142-143页 |
二、基本结论 | 第143-144页 |
第三节 融资结构的产业升级效率实证分析 | 第144-147页 |
第四节 融资结构的产业升级区域效率比较 | 第147-154页 |
一、产业升级区域融资效率:变系数模型 | 第148-151页 |
二、产业升级区域融资效率: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 第151-154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154-156页 |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156-164页 |
第一节 全文主要结论 | 第156-160页 |
一、直接融资市场对经济增长效率最高且效率趋于上升 | 第156-157页 |
二、中国融资结构区域产出效率存在差异,但仍表明产出效率趋向直接融资 | 第157-158页 |
三、风险偏好不同特性是中国融资结构产出效率差异的重要机制渠道 | 第158-159页 |
四、投资选择是中国融资结构产出效率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 第159页 |
五、产业升级影响也是中国融资结构产出效率差异的重要原因 | 第159-160页 |
第二节 相关政策建议 | 第160-164页 |
一、合理配置全国金融资源,发挥直接融资体系产出效率,促进经济转型 | 第161页 |
二、积极推动直接融资体系发展,发挥资本市场产业升级、技术创新作用 | 第161-162页 |
三、发挥直接融资市场投资效率,支持具有高新技术含量和创新能力的企业 | 第162-164页 |
参考文献 | 第164-174页 |
后记 | 第174-176页 |
在校主要蒲成果 | 第176-1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