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限元的深部巷道围岩稳定性分析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 1.1 国内外深部工程及深部研究现状 | 第8-9页 |
| 1.1.1 国内外深部工程现状 | 第8-9页 |
| 1.1.2 国内外深部研究现状 | 第9页 |
| 1.2 巷道支护理论的国内外发展状况 | 第9-11页 |
| 1.2.1 巷道支护理论的国外发展状况 | 第9-10页 |
| 1.2.2 巷道支护理论的国内发展状况 | 第10-11页 |
| 1.2.3 巷道支护围岩稳定性分析方法 | 第11页 |
| 1.3 巷道工程研究的意义及现状 | 第11-12页 |
| 1.3.1 巷道工程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 1.3.2 巷道工程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 第12页 |
| 1.4 深部岩体力学特性的转化特点 | 第12-13页 |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巷道形状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 | 第14-28页 |
| 2.1 引言 | 第14页 |
| 2.2 半圆拱形巷道形状优化分析 | 第14-16页 |
| 2.2.1 围岩参数的确定 | 第14页 |
| 2.2.2 模型的建立 | 第14-15页 |
| 2.2.3 施加边界条件和载荷 | 第15页 |
| 2.2.4 计算结果分析 | 第15-16页 |
| 2.2.5 小结 | 第16页 |
| 2.3 不同形状巷道围岩稳定性的数值模拟 | 第16-27页 |
| 2.3.1 围岩参数的确定 | 第16-17页 |
| 2.3.2 模型的建立 | 第17-20页 |
| 2.3.3 施加边界条件和载荷 | 第20页 |
| 2.3.4 计算结果分析 | 第20-25页 |
| 2.3.5 计算结果拟合 | 第25-27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第三章 锚杆支护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 | 第28-60页 |
| 3.1 围岩参数的确定 | 第28-29页 |
| 3.2 锚杆支护参数的确定 | 第29-30页 |
| 3.2.1 锚杆支护的作用机理 | 第29-30页 |
| 3.2.2 数值计算中锚杆参数的确定 | 第30页 |
| 3.3 初始地应力场的确定 | 第30-31页 |
| 3.4 锚杆预应力对巷道围岩稳定性影响的数值模拟 | 第31-44页 |
| 3.4.1 建模 | 第31-32页 |
| 3.4.2 结果分析 | 第32-44页 |
| 3.5 锚杆数目对巷道围岩稳定性影响的数值模拟 | 第44-58页 |
| 3.5.1 建模 | 第44-46页 |
| 3.5.2 结果分析 | 第46-58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 第四章 巷道开挖及支护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 | 第60-92页 |
| 4.1 概述 | 第60页 |
| 4.2 各向同性岩体巷道开挖的数值模拟 | 第60-77页 |
| 4.2.1 模拟过程基本假设 | 第60-61页 |
| 4.2.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61-63页 |
| 4.2.3 初始应力场的确定 | 第63页 |
| 4.2.4 巷道开挖过程的模拟 | 第63页 |
| 4.2.5 计算结果分析 | 第63-77页 |
| 4.3 各向异性岩体巷道开挖的数值模拟 | 第77-90页 |
| 4.3.1 模拟过程基本假设 | 第77-78页 |
| 4.3.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78-79页 |
| 4.3.3 计算结果分析 | 第79-90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90-92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2-94页 |
| 5.1 本文结论 | 第92页 |
| 5.2 研究展望 | 第92-94页 |
| 致谢 | 第94-95页 |
| 参考文献 | 第95-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