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4 研究主要内容与方法 | 第10-12页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0-11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第二章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比较 | 第12-20页 |
2.1 工程项目管理的概念和原则 | 第12页 |
2.2 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 | 第12-13页 |
2.3 工程项目管理的类型 | 第13-17页 |
2.3.1 DBB 模式 | 第13页 |
2.3.2 DM 模式 | 第13-14页 |
2.3.3 BOT 模式 | 第14-15页 |
2.3.4 CM 模式 | 第15-16页 |
2.3.5 EPC 模式 | 第16页 |
2.3.6 PMC 模式 | 第16-17页 |
2.4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比较 | 第17-20页 |
第三章 子城公司市政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 | 第20-27页 |
3.1 公司简介 | 第20-21页 |
3.2 公司工程项目管理的模式比较 | 第21-24页 |
3.2.1 公司传统 DBB 模式分析 | 第21页 |
3.2.2 公司 EPC 模式分析 | 第21-22页 |
3.2.3 EPC 与 DBB 在设计进度管理方面的比较 | 第22-23页 |
3.2.4 EPC 与 DBB 在设计成本控制管理方面的比较 | 第23页 |
3.2.5 EPC 与 DBB 在设计质量管理方面的比较 | 第23-24页 |
3.3 市政工程项目管理的模式建议 | 第24-27页 |
3.3.1 市政工程项目特点 | 第24-25页 |
3.3.2 QF 路工程项目管理模式选择的建议 | 第25-27页 |
第四章 QF 路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评价 | 第27-36页 |
4.1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7-29页 |
4.1.1 建立参选指标体系框架 | 第27页 |
4.1.2 确定参与专家 | 第27-28页 |
4.1.3 进行专家意见征询 | 第28-29页 |
4.1.4 确定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评价指标体系 | 第29页 |
4.2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评价指标权重的获取 | 第29-34页 |
4.2.1 建立层次结构 | 第30页 |
4.2.2 构造判断矩阵 | 第30-31页 |
4.2.3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第31-33页 |
4.2.4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第33-34页 |
4.3 QF 路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评价的实施 | 第34-36页 |
第五章 子城公司市政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 第36-40页 |
5.1 风险管理的概念、原则和构成 | 第36-38页 |
5.1.1 风险管理的概念 | 第36页 |
5.1.2 风险管理的原则 | 第36-37页 |
5.1.3 风险管理的构成 | 第37-38页 |
5.2 子城公司市政工程项目风险的识别与防控 | 第38-40页 |
5.2.1 子城公司市政工程项目风险的识别 | 第38-39页 |
5.2.2 子城公司市政工程项目风险的防控 | 第39-40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40-41页 |
6.1 总结与展望 | 第40页 |
6.2 需要进一步开展的问题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