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2 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第13-19页 |
1.2.1 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化发展的研究文献 | 第14-16页 |
1.2.2 关于产品内分工的研究 | 第16-17页 |
1.2.3 关于价值链的研究 | 第17-19页 |
1.3 论文的框架结构和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1.3.1 论文的框架结构 | 第19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20页 |
1.3.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创新点 | 第20-21页 |
附图 | 第21-22页 |
第2章 相关的理论基础 | 第22-31页 |
2.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概念 | 第22-23页 |
2.2 产品内分工理论 | 第23-25页 |
2.2.1 产品内分工含义 | 第23页 |
2.2.2 产品内分工动因 | 第23-24页 |
2.2.3 产品内分工产生的影响 | 第24-25页 |
2.3 价值链理论 | 第25-29页 |
2.3.1 价值链的含义 | 第25-26页 |
2.3.2 价值链的驱动机制 | 第26-28页 |
2.3.3 价值链的升级理论 | 第28-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3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概况 | 第31-37页 |
3.1 中国高技术产品的进出口变化趋势 | 第32-34页 |
3.2 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按贸易方式分布 | 第34-35页 |
3.3 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按企业类型分布 | 第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4章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全球价值链地位分析 | 第37-47页 |
4.1 全球价值链地位的评价指标 | 第37-38页 |
4.2 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模型的介绍 | 第38-41页 |
4.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41-45页 |
4.3.1 样本与数据来源 | 第41-42页 |
4.3.2 完全国内增加值指数分析 | 第42-43页 |
4.3.3 加权的国内增加值指数分析 | 第43-4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5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价值链盈利能力贡献度分析 | 第47-64页 |
5.1 变量的选取与说明 | 第47-50页 |
5.1.1 盈利能力指标 | 第48页 |
5.1.2 研发环节指标 | 第48页 |
5.1.3 营销环节指标 | 第48-49页 |
5.1.4 生产制造环节指标 | 第49-50页 |
5.2 样本的选取与数据来源的说明 | 第50-51页 |
5.3 模型的构建、检验、设定及拟合效果的分析 | 第51-57页 |
5.3.1 模型的构建 | 第51-52页 |
5.3.2 单位根检验 | 第52-54页 |
5.3.3 协整检验 | 第54-55页 |
5.3.4 模型设定检验 | 第55-56页 |
5.3.5 回归方程拟合效果分析 | 第56-57页 |
5.4 战略性新兴产业各环节的贡献度分析 | 第57-62页 |
5.4.1 价值链研发环节的盈利能力贡献度分析 | 第57-58页 |
5.4.2 价值链营销环节盈利能力贡献度分析 | 第58-59页 |
5.4.3 价值链生产制造环节盈利能力贡献度分析 | 第59-6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6章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价值链升级路径研究 | 第64-78页 |
6.1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价值链升级的理论分析 | 第64-67页 |
6.1.1 基于功能架构价值链升级路径分析 | 第64-65页 |
6.1.2 基于产品架构和功能架构的价值链二维升级路径分析 | 第65-66页 |
6.1.3 价值链的驱动机制与价值链升级分析 | 第66-67页 |
6.2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价值链升级的案例分析—以比亚迪集团为例 | 第67-77页 |
6.2.1 比亚迪集团的主要业务范围 | 第67-69页 |
6.2.2 比亚迪集团主要业务的经营情况 | 第69-71页 |
6.2.3 比亚迪集团的价值链升级路径分析 | 第71-77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研项目 | 第87-88页 |
附录 | 第88-100页 |
附表1 单位根检验结果 | 第88-94页 |
附表2 模型设定的检验结果 | 第94-96页 |
附表3 面板数据回归结果 | 第96-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