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我国光伏产品出口遭遇反倾销问题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目录第7-9页
0 引言第9-11页
    0.1 研究背景及现实意义第9-10页
        0.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第9-10页
        0.1.2 选题意义第10页
        0.1.3 论文研究的框架和内容第10页
    0.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0-11页
        0.2.1 论文的研究方法第10页
        0.2.2 学术构想与思路第10-11页
    0.3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第11页
        0.3.1 可能的创新点第11页
        0.3.2 不足之处第11页
1 相关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第11-24页
    1.1 相关理论基础第11-17页
        1.1.1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第11-13页
        1.1.2 波特五力竞争力模型第13-15页
        1.1.3 倾销与反倾销理论第15-17页
    1.2 文献综述第17-24页
        1.2.1 有关反倾销的研究第17-19页
        1.2.2 对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的研究第19-20页
        1.2.3 分析中国光伏产品遭受反倾销调查的原因第20-21页
        1.2.4 反倾销措施对欧美和中国产生的影响分析第21-22页
        1.2.5 中国应采取的对策第22-24页
2 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24-40页
    2.1 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第24-37页
        2.1.1 光伏产业链的发展现状第25-29页
        2.1.2 高纯多晶硅产业发展现状第29-31页
        2.1.3 太阳能硅棒/硅锭制造产业发展现状第31-32页
        2.1.4 太阳能电池生产现状第32-34页
        2.1.5 太阳能电站建设现状第34-37页
    2.2 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第37-40页
        2.2.1 产业发展对外依存度高第37页
        2.2.2 产能过剩并与市场倒挂第37页
        2.2.3 产业链处于价值低端第37-39页
        2.2.4 贸易摩擦加剧第39-40页
3 中国光伏产品遭受反倾销调查的原因分析第40-46页
    3.1 我国光伏产品遭受反倾销调查的外部原因第40-42页
        3.1.1 国际环境因素第40页
        3.1.2 贸易保护的初衷第40-41页
        3.1.3 “非市场经济国家”的歧视即市场经济之争第41页
        3.1.4 政治因素第41-42页
    3.2 我国光伏产品遭受反倾销调查的内部原因第42-46页
        3.2.1 我国出口产品符合被发起反倾销调查的相关国际法律法规第42页
        3.2.2 过度甚至是畸形的政府补贴措施第42-44页
        3.2.3 产品技术水平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第44页
        3.2.4 中国光伏产品价格低第44-46页
4 中国光伏产品遭受反倾销调查的影响分析第46-58页
    4.1 对华实施反倾销对进口国经济影响的理论分析第46-49页
        4.1.1 对进口国国内社会净福利的影响第46-47页
        4.1.2 对出口贸易的影响第47-48页
        4.1.3 对上下游产业的影响第48页
        4.1.4 贸易转移效应第48-49页
    4.2 对华实施反倾销对出口国经济影响的理论分析第49-51页
        4.2.1 对国内社会福利的影响第49-51页
        4.2.2 对出口贸易的转移影响第51页
        4.2.3 产生连锁效应第51页
    4.3 对华实施反倾销对我国和欧美经济影响的直观分析第51-58页
        4.3.1 欧美实施反倾销是双败的结局第51-52页
        4.3.2 我国光伏产品对欧美出口数量下降第52-53页
        4.3.3 连锁效应,恶化我国外贸环境第53-54页
        4.3.4 优势产业遭受打击,不利于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第54页
        4.3.5 出口市场开始向其他国家和地区转移第54-56页
        4.3.6 国内市场环境遭到破坏第56-57页
        4.3.7 反倾销调查的积极影响第57-58页
5 中国应对光伏产品反倾销调查的策略第58-62页
    5.1 从政府层面第58-59页
    5.2 从行业层面第59-60页
    5.3 从企业层面第60-62页
结论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8页
致谢第68页
个人简历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DEA的化工行业绿色绩效评价研究
下一篇: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升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