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教师、班主任论文

中小学教师的双性化人格及对其教学风格的影响的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7-9页
引言第9-12页
    (一) 问题的提出第9-10页
    (二) 研究意义第10-12页
一、研究综述第12-32页
    (一) 关于性别角色双性化的研究第12-23页
        1. 性别角色双性化研究的历史沿革第13-15页
        2. 双性化人格的概念第15-16页
        3. 双性化人格研究的基本内容第16-23页
    (二) 关于教学风格的研究第23-30页
        1. 教学风格的概念第24-25页
        2. 教学风格的类型第25-27页
        3. 教学风格的影响因素第27-28页
        4. 教学风格对学生发展的影响第28-29页
        5. 小结第29-30页
    (三) 核心概念说明第30-32页
        1. 双性化人格第30页
        2. 教学风格第30-32页
二、研究设计第32-39页
    (一) 研究目的及假设第32-33页
        1. 研究目的第32页
        2. 研究假设第32-33页
    (二) 研究过程第33-37页
        1. 问卷编制第34页
        2. 调查与抽样第34-35页
        3. 数据录入与处理第35-37页
    (三) 研究方法与工具第37-39页
        1. 问卷调查法第37-38页
        2. 数理统计法第38-39页
三、分析与讨论第39-57页
    (一) 问卷信度及研究样本的统计分析第39-42页
        1. 问卷的信度分析第39-40页
        2. 研究样本的描述统计第40-42页
        3. 小结第42页
    (二) 中小学教师中性别角色双性化者的分布特点第42-51页
        1. 四种性别角色类型在中小学教师中分布的一般情况第42-44页
        2. 四种性别角色类型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分布的差异检验第44-50页
        3. 小结第50-51页
    (三) 中小学教师的双性化人格对其教学风格的影响第51-57页
        1. 中小学教师教学风格的一般情况第51-53页
        2. 中小学教师的双性化人格对其教学风格的影响第53-56页
        3. 小结第56-57页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第57-61页
    (一) 结论第57-58页
    (二) 建议第58-61页
五、研究不足与展望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附录第66-70页
致谢第70-7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1-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生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的表征研究
下一篇:民主南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