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各种汽车论文--各种能源汽车论文--电动汽车论文

增程式电动汽车参数匹配与能量管理策略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增程式电动汽车发展现状第11-14页
        1.2.1 增程式电动车国外发展第11-13页
        1.2.2 增程式电动车国内发展第13-14页
    1.3 增程式电动汽车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1 增程式电动车国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2 增程式电动车国内研究现状第15-16页
    1.4 本文研究内容第16-17页
第二章 增程式电动汽车参数匹配第17-31页
    前言第17页
    2.1 增程式电动汽车整车系统结构第17页
    2.2 增程式电动汽车整车参数及动力性指标第17-19页
    2.3 R-EEV驱动特性第19页
    2.4 驱动电机参数匹配第19-25页
        2.4.1 基于加速能力的功率分析第20-21页
        2.4.2 基于爬坡能力的功率分析第21-22页
        2.4.3 基于最高车速的功率分析第22页
        2.4.4 基于NEDC循环工况电机额定功率匹配第22-23页
        2.4.5 驱动电机峰值功率与变速器档位数匹配第23-25页
    2.5 传动比参数匹配第25-26页
    2.6 动力电池参数匹配第26-29页
        2.6.1 动力电池电压等级第26-27页
        2.6.2 动力电池能量需求第27页
        2.6.3 动力电池功率需求第27-28页
        2.6.4 动力电池组数与整车质量之间关系第28-29页
    2.7 APU参数匹配第29-30页
    2.8 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增程式电动汽车能量管理策略第31-46页
    3.1 增程式电动汽车能量管理策略概述第31-34页
        3.1.1 增程式电动车能量管理策略分类第31-32页
        3.1.2 分时混动能量管理策略第32-34页
    3.2 基于能量预测的分时混动能量管理策略第34-39页
        3.2.1 基于能量预测分时混动能量管理策略设计原理第35-37页
        3.2.2 APU工作点选择及启停规则第37-39页
    3.3 R-EEV整车关键模块建模第39-42页
        3.3.1 功率均衡模块第39页
        3.3.2 控制策略模块第39-41页
        3.3.3 电池模块第41-42页
    3.4 仿真验证第42-45页
        3.4.1 动力性经济性验证第42-44页
        3.4.2 控制策略验证第44-45页
    3.5 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不同续航里程APU启停控制优化第46-54页
    前言第46-47页
    4.1 启停阀值对增程器工作方式的影响第47页
    4.2 不同里程APU启停控制优化第47-51页
        4.2.1 构建APU启停控制优化模型第48-50页
        4.2.2 基于PSO不同里程APU启停控制策略优化第50-51页
    4.3 仿真实验验证及结果分析第51-53页
    4.4 小结第53-54页
第五章 基于渐变和突变的能量预测第54-70页
    前言第54页
    5.1 预测原理第54-56页
    5.2 模糊逻辑预测算法第56-60页
        5.2.1 基于移动平均的能量预测设计第57-58页
        5.2.2 基于突发事件的能量预测设计第58-60页
    5.3 预测算法仿真验证第60-65页
    5.4 基于随机cycle的预测算法仿真验证第65-69页
        5.4.1 循环工况随机化模拟第65-67页
        5.4.2 基于能量预测分时混动能量管理策略对比验证第67-69页
    5.5 小结第69-70页
结论及展望第70-72页
    本文总结第70页
    本文创新点第70-71页
    本文不足第71-72页
致谢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6页
附录第76页
    A 作者简介第76页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6页
    C.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专利第76页
    D.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校园生态景观研究--以山东省公路技师学院设计为例
下一篇:多跨混凝土连续梁桥实时监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