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对我国小额诉讼程序具体制度的反思与完善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引言第9-10页
第—章 理论探源:我国小额诉讼程序概述第10-19页
    一、小额诉讼程序的概念与特点第10-12页
        (一) 小额诉讼程序的概念第10-11页
        (二) 小额诉讼程序的特点第11-12页
    二、小额诉讼程序的功能定位第12-14页
        (一) 保障当事人权益得到快速救济第12-13页
        (二) 降低诉讼成本,提高诉讼效率第13页
        (三) 对现行民事诉讼程序“补偏救弊”第13-14页
    三、与其他民事诉讼程序的比较第14-16页
        (一) 与普通程序之比较第14页
        (二) 与简易程序之比较第14-15页
        (三) 与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之比较第15-16页
    四、我国学界对小额诉讼程序的质疑第16-19页
        (一) 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受到一定的限制第16页
        (二) 法官自由裁量权过大第16页
        (三) 小额诉讼程序易引发滥诉第16-17页
        (四) 小额诉讼程序并不能起到分流案件的作用第17页
        (五) 缺乏配套制度与小额诉讼程序相适应第17-19页
第二章 比较与借鉴:外法域小额诉讼程序的立法考察第19-24页
    一、美国的小额诉讼程序立法考察第19-20页
        (一) 适用范围第19页
        (二) 主体资格第19页
        (三) 审理程序第19-20页
        (四) 救济方式第20页
    二、韩国的小额诉讼程序立法考察第20-22页
        (一) 适用范围第21页
        (二) 审理程序第21-22页
        (三) 救济程序第22页
    三、我国台湾地区的小额诉讼程序第22-24页
        (一) 适用范围第22页
        (二) 启动方式第22-23页
        (三) 审理程序第23页
        (四) 救济途径第23-24页
第三章 立法与实践:我国小额诉讼程序的规则解读与实证分析第24-32页
    一、我国小额诉讼程序的立法背景第24-26页
        (一) 我国设立小额诉讼程序的现实司法因素第24-25页
        (二) 小额诉讼程序在我国设立的实践基础第25-26页
    二、我国设立小额诉讼程序的必要性分析第26-28页
        (一) 小额诉讼可以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快速实现第26页
        (二) 小额诉讼可以协助构建多元化民事诉讼程序体系第26-27页
        (三) 小额诉讼可以提高诉讼效率、促进案件繁简分流第27页
        (四) 小额诉讼的试点效果良好第27-28页
    三、我国构建小额诉讼程序的理念基础第28-29页
        (一) 效率与公正价值的衡平第28页
        (二) 吸收借鉴国外经验与对中国法律文化的关注第28-29页
        (三) 诉讼契约与司法能动的协调第29页
    四、我国构建小额诉讼程序制度的基本原则第29-32页
        (一) 明确小额诉讼程序的价值定位第29-30页
        (二) 确定小额诉讼程序的适用条件第30页
        (三) 防止法官职权的任意扩张第30页
        (四) 注重判决的及时执行第30页
        (五) 完善小额诉讼程序的其他配套制度第30-32页
第四章 制度构建:我国小额诉讼程序具体制度设想第32-39页
    一、小额诉讼程序的适用范围第32-33页
        (一) 案件标的额第32-33页
        (二) 案件性质与类型第33页
    二、小额诉讼程序的启动第33-34页
        (一) 启动模式第33-34页
        (二) 主体资格第34页
    三、小额诉讼的审理程序第34-36页
        (一) 设立专门的小额诉讼审理机构第34-35页
        (二) 设置小额诉讼调解前置程序第35页
        (三) 简化送达程序第35-36页
        (四) 制定简化的诉讼文书格式第36页
    四、小额诉讼程序的救济制度第36-37页
    五、小额诉讼程序的执行制度第37-39页
结语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2页
    一、专著类第40页
    二、期刊类第40-42页
致谢第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行政不作为检察监督机制之完善
下一篇:探析破产撤销权制度对破产债权人利益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