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中国国内贸易经济论文--商品流通论文--电子贸易、网上贸易论文

多中心治理视角下的网约车管理对策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1-13页
        1.2.1 理论意义第11-12页
        1.2.2 现实意义第12-13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1 国外研究第13-14页
        1.3.2 国内研究第14-15页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5-16页
        1.4.1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4.2 研究方法第16页
    1.5 本文可能创新点第16-17页
第二章 网约车概念及理论概述第17-24页
    2.1 网约车的概念第17-21页
        2.1.1 网约车的基本概念及特点第17页
        2.1.2 巡游出租汽车与网约车的区别第17-19页
        2.1.3 黑车与网约车的区别第19-21页
    2.2 多中心治理理论及其运用第21-24页
        2.2.1 多中心治理的概念及内容第21-22页
        2.2.2 多中心治理理论在网约车治理中的运用第22-24页
第三章 国内网约车发展及治理现状第24-35页
    3.1 国内网约车发展的现状第24-28页
        3.1.1 上海市——政府与企业合作第25-26页
        3.1.2 广州市——推出自建平台第26页
        3.1.3 义乌市——传统出租汽车改革第26-28页
    3.2 网约车治理所面临的问题第28-31页
        3.2.1 网约车发展所引发的争议焦点第28页
        3.2.2 政府对网约车管理方式过于经验化第28-29页
        3.2.3 网约车市场机制无法得到充分发展第29-30页
        3.2.4 社会各方在网约车治理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不明显第30-31页
    3.3 网约车治理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1-35页
        3.3.1 政府职责发挥不善第31-32页
        3.3.2 网约车市场发展方向不明确第32-33页
        3.3.3 社会组织建设和培育力度不够第33-35页
第四章 南宁市网约车治理的实证分析第35-41页
    4.1 南宁市网约车发展的现状第35-36页
    4.2 南宁市网约车治理的现状第36-38页
        4.2.1 南宁市行业主管部门对网约车的治理措施第36-37页
        4.2.2 南宁市本地网约车被处罚第一案第37页
        4.2.3 政府主体对网约车未来的治理思路第37-38页
    4.3 南宁市网约车治理存在的问题第38-41页
        4.3.1 政府主体过度干预市场第38-39页
        4.3.2 本地市场发展不够充分第39-40页
        4.3.3 社会力量难以发挥有效作用第40-41页
第五章 网约车的多中心治理对策第41-46页
    5.1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第41-43页
        5.1.1 明确各方责任及义务第41页
        5.1.2 建立完善监管体系第41-42页
        5.1.3 完善行业发展规划及政策第42-43页
    5.2 积极发挥市场作用第43-44页
        5.2.1 设定驾驶员及车辆市场准入条件第43页
        5.2.2 积极发挥网约车的市场机制第43-44页
        5.2.3 不断完善打车软件的功能及作用第44页
    5.3 促进社会各方参与治理第44-46页
        5.3.1 组建行业协会,完善自律措施第44-45页
        5.3.2 增强政府与公众间互动,建立健全投诉服务机制第45页
        5.3.3 完善相关政策,建立社会各方参与机制第45-46页
第六章 结语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致谢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络社交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下一篇:中学生大五人格特质、手机依赖、手机使用动机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