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21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8页 |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4-1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8页 |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研究思路 | 第18-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煤矿安全生产行政监管体制的规范性思考 | 第21-29页 |
·煤矿安全生产行政监管的概念及其属性 | 第21-23页 |
·煤矿安全生产行政监管的概念 | 第21-22页 |
·煤矿安全生产行政监管的属性 | 第22-23页 |
·煤矿安全生产行政监管体制内涵及其基本要素 | 第23-25页 |
·煤矿安全生产行政监管体制内涵 | 第23-24页 |
·煤矿安全生产行政监管体制与制度的辨析 | 第24页 |
·煤矿安全生产行政监管体制的基本要素及评价标准 | 第24-25页 |
·煤矿安全生产行政监管的必要性分析 | 第25-29页 |
第三章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行政监管体制的历史沿革及现状 | 第29-39页 |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行政监管体制的历史沿革 | 第29-31页 |
·我国现行煤矿安全生产行政监管体制格局 | 第31-34页 |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行政监管机构设置 | 第32-33页 |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行政监管机构职责 | 第33-34页 |
·我国现行煤矿安全生产行政监管体制下的煤矿安全生产现状 | 第34-39页 |
第四章 我国现行煤矿安全生产行政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的理论剖析 | 第39-50页 |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行政监管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9-47页 |
·机构设置不科学 | 第39-40页 |
·权责划分不合理 | 第40-41页 |
·职能定位不明确 | 第41-42页 |
·运行机制不完善 | 第42-45页 |
·法律保障不健全 | 第45-47页 |
·现行煤矿安全生产行政监管体制存在问题的成因剖析 | 第47-50页 |
·多部门监管陷入合作困境的成因剖析—基于集体行动困境理论 | 第47-48页 |
·"官煤勾结"成因的理论分析—基于管制俘获理论 | 第48-50页 |
第五章 国外煤矿安全生产行政监管体制的成功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第50-55页 |
·国外煤矿安全生产行政监管体制的成功经验 | 第50-53页 |
·美国 | 第50-52页 |
·日本 | 第52-53页 |
·国外煤矿安全生产行政监管体制对我国的启示 | 第53-55页 |
第六章 完善我国煤矿安全生产行政监管体制的对策建议 | 第55-65页 |
·健全煤矿安全生产行政监管机构设置 | 第58-60页 |
·增设县乡煤矿安全监察执法队 | 第58页 |
·煤炭行业管理实体化 | 第58-60页 |
·建立权责一致的安全生产监管新机制 | 第60-61页 |
·在法律的框架内明确监管部门的职能范围 | 第61页 |
·完善煤矿安全生产行政监管执行机制 | 第61-63页 |
·强化监管协作 | 第61-62页 |
·建立科学合理的执行机制 | 第62页 |
·改革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并建立严格的行政官员问责制 | 第62-63页 |
·健全社会参与机制 | 第63页 |
·建立健全煤矿安全专项法律法规 | 第63-65页 |
结束语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