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MFe2O4的制备及改性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8页
    1.1 引言第10-11页
    1.2 概述第11-15页
        1.2.1 锂离子电池发展简史第11-13页
        1.2.2 锂离子电池的构成及工作原理第13页
        1.2.3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第13-14页
        1.2.4 锂离子电池优缺点第14-15页
    1.3 锂离子电池材料第15-22页
        1.3.1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第15-16页
        1.3.2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和隔膜第16页
        1.3.3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第16-22页
    1.4 金属复合氧化物作为负极材料的改进办法第22-24页
        1.4.1 材料纳米化、薄膜化第23页
        1.4.2 特殊形貌的二次颗粒第23页
        1.4.3 对材料进行包碳第23-24页
    1.5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MFe_2O_4的制备及掺碳方法第24-25页
        1.5.1 合成及改性方法第24-25页
    1.6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主要内容及创新第25-28页
        1.6.1 选题依据第25-26页
        1.6.2 主要研究内容第26-27页
        1.6.3 本论文的创新第27-28页
第二章 实验试剂、仪器和检测技术第28-34页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28-30页
        2.1.1 实验试剂第28-29页
        2.1.2 实验仪器第29-30页
    2.2 材料的表征和检测技术第30-34页
        2.2.1 材料的物理性能表征第30-32页
        2.2.2 电化学检测技术第32-34页
第三章 水热法可控合成微纳复合结构MFe_2O_4材料及电性能研究第34-48页
    3.1 引言第34-35页
    3.2 实验部分第35-36页
        3.2.1 材料合成第35-36页
        3.2.2 材料表征第36页
        3.2.3 测试电池的组装及其电性能测试第36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6-47页
        3.3.1 不同溶剂对ZnFe_2O_4材料微观结构及形貌的影响第36-39页
        3.3.2 不同溶剂对ZnFe_2O_4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39-40页
        3.3.3 不同量的表面活性剂对ZnFe_2O_4材料微观结构及形貌的影响第40-43页
        3.3.4 不同溶剂对ZnFe_2O_4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43-45页
        3.3.5 阿拉伯树胶作为添加剂制备空心球形ZnFe_2O_4材料并探讨形成机理第45-46页
        3.3.6 相同条件下合成空心球形CoFe_2O_4并对其电性能进行研究第46-47页
    3.4 结论第47-48页
第四章 燃烧法合成分级多孔ZnFe_2O_4@NC材料及电性能研究第48-62页
    4.1 引言第48-49页
    4.2 实验部分第49-50页
        4.2.1 材料合成第49页
        4.2.2 材料表征第49页
        4.2.3 测试电池的组装及其电性能测试第49-50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0-61页
        4.3.1 ZnFe_2O_4和ZnFe_2O_4@NC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及形貌第50-54页
        4.3.2 不同温度处理的ZnFe_2O_4和ZnFe_2O_4@NC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第54-56页
        4.3.3 添加不同量增稠剂GA对ZnFe_2O_4@NC材料微观结构及形貌的影响第56-58页
        4.3.4 添加不同量增稠剂GA对ZnFe_2O_4@NC复合材料电性能的影响第58-59页
        4.3.5 不同粘结剂对ZnFe_2O_4@NC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59-61页
    4.4 结论第61-62页
第五章 原位合成MFe_2O_4嵌入碳母体式复合材料及电性能研究第62-76页
    5.1 引言第62-63页
    5.2 实验部分第63-64页
        5.2.1 材料合成第63页
        5.2.2 材料表征第63-64页
        5.2.3 测试电池的组装及其电性能测试第64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64-74页
        5.3.1 不同气氛下合成ZnFe_2O_4和ZnFe_2O_4/C材料的微观结构及形貌第64-68页
        5.3.2 不同气氛下合成ZnFe_2O_4和ZnFe_2O_4/C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第68-72页
        5.3.3 不同温度下合成ZnFe_2O_4/C和CoFe_2O_4/C和电化学性能第72-73页
        5.3.4 相同最优条件下合成CoFe_2O_4并对其电性能进行研究第73-74页
    5.4 结论第74-76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5页
致谢第85-8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86-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杂环类配体及其Ni(Ⅱ)、Co(Ⅲ)、Cu(Ⅱ)希夫碱配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研究
下一篇:卤氧化铋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