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财政收入、支出论文--税收论文

“营改增”对大秦铁路的短期不利影响分析及应对策略探讨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1 引言第12-19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页
    1.2 文献综述第13-16页
        1.2.1 对“营改增”必要性的分析第13-14页
        1.2.2“营改增”的适用区域及细节第14-15页
        1.2.3 文献述评第15-16页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6-18页
        1.3.1 研究思路第16页
        1.3.2 研究方法第16-18页
    1.4 本文的框架第18-19页
2“营改增”理论概述第19-35页
    2.1“营改增”政策背景第19-21页
        2.1.1 回顾我国增值税、营业税的产生和变革第19-20页
        2.1.2 我国增值税与营业税并存的弊端第20-21页
        2.1.3“营改增”的概念及其内涵第21页
    2.2“营改增”的作用第21-25页
        2.2.1 完善税收制度,减少重复征税第21-22页
        2.2.2 完善社会分工,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第22-23页
        2.2.3 促进投资、消费和出口结构的优化,提高社会就业率第23-25页
    2.3“营改增”政策对企业的影响第25-31页
        2.3.1“营改增”在对企业税负上的作用第25-27页
        2.3.2“营改增”影响着企业的经营第27-28页
        2.3.3“营改增”政策影响着企业财务第28-31页
    2.4“营改增”相关理论基础第31-35页
        2.4.1 税收经济原则第31-32页
        2.4.2 税收中性原则第32页
        2.4.3 最适课税理论第32-33页
        2.4.4 税收负担理论第33页
        2.4.5 最优流转税理论第33-35页
3“营改增”对大秦铁路带来的不利影响解析第35-49页
    3.1 关于大秦铁路的案例解析第35-42页
        3.1.1 关于大秦铁路公司历史背景第35-36页
        3.1.2“营改增”前后大秦铁路的税负变化第36-42页
    3.2“营改增”对大秦铁路涉税业务的不利影响分析第42-49页
        3.2.1 税收目录的变动会给会计核算带来困难第42-44页
        3.2.2 税率较高程度增加引起实际税负增加第44页
        3.2.3 应纳流转税税额上升使现金减少第44-46页
        3.2.4 流动负债占总资产比率不断增加第46-48页
        3.2.5 产生的不利影响总结第48-49页
4“营改增”对大秦铁路产生不利影响的原因分析第49-54页
    4.1 企业方面的原因分析第49-51页
        4.1.1 企业没有充足的进项税数额用来抵扣第49页
        4.1.2 会计核算制度不完善第49-50页
        4.1.3 企业对税务风险的认识薄弱第50-51页
    4.2 政策方面的原因分析第51-54页
        4.2.1 交通运输行业的增值税税率设定过高第51页
        4.2.2 配套政策不够完善第51-52页
        4.2.3 国家税务和地方税务之间互相独立,联接不顺第52-54页
5 大秦铁路应对“营改增”中出现的不利影响的策略探讨第54-62页
    5.1 会计方面的应对策略探讨第54-58页
        5.1.1 理顺和规范涉税业务的核算方法第54-55页
        5.1.2 增强可抵减税的成本管控第55页
        5.1.3 增加有关发票使用监管的力度第55-56页
        5.1.4 做好纳税筹划,提高涉税管理水平第56-58页
    5.2 经营方面的应对策略探讨第58-62页
        5.2.1 调整经营策略,增强公司的经营能力第58-60页
        5.2.2 申请财政部门的帮助第60页
        5.2.3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有利于与企业之间的合作第60-62页
结束语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致谢第66-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模型的车辆状态参数估计研究
下一篇:郑州航空港与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机理及灰色关联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