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土地资源概述 | 第10-16页 |
第一节 土地资源的涵义 | 第10-12页 |
一、土地资源的自然涵义 | 第10页 |
二、土地资源的生态涵义 | 第10-11页 |
三、土地资源的经济涵义 | 第11页 |
四、土地资源的政治涵义 | 第11页 |
五、土地资源的法律涵义 | 第11-12页 |
第二节 土地资源刑法保护的必要性 | 第12-16页 |
一、破坏土地资源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 第12-13页 |
二、其他法律保护土地资源存在的不足 | 第13-14页 |
三、土地资源的刑法保护是国际趋势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土地资源刑法保护的比较法考察 | 第16-25页 |
第一节 国外关于土地资源刑法保护的规定 | 第16-19页 |
一、大陆法系国家土地资源的刑法保护 | 第16-18页 |
二、英美法系国家土地资源的刑法保护 | 第18-19页 |
第二节 中国关于土地资源刑法保护的规定 | 第19-25页 |
一、古代法律对土地资源的刑法保护 | 第19-22页 |
二、近现代法律对土地资源的刑法保护 | 第22-25页 |
第三章 中国土地资源刑法保护的现状及缺陷 | 第25-31页 |
第一节 中国土地资源刑法保护的现状 | 第25-26页 |
第二节 中国土地资源刑法保护的缺陷 | 第26-31页 |
一、立法指导思想有失偏颇 | 第26页 |
二、规定罪名较少 | 第26-27页 |
三、职务犯罪的主体范围过于狭窄 | 第27页 |
四、刑罚配置不科学 | 第27-29页 |
五、立法形式存在缺陷 | 第29-31页 |
第四章 中国土地资源刑法保护的完善 | 第31-41页 |
第一节 设置多样性的刑罚及完善立法模式 | 第31-34页 |
一、设置多样性的刑罚 | 第31-32页 |
二、完善破坏土地资源犯罪的立法模式 | 第32-34页 |
第二节 完善“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和“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罪” | 第34-35页 |
第三节 增加新罪名 | 第35-41页 |
一、增设“污染土壤罪” | 第35-37页 |
二、增设“土地使用权诈骗罪” | 第37-39页 |
三、增设“损害土地质量罪”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附录一: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