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刑法论文

我国刑法中的罪刑失衡问题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引言第10-11页
第一章 作为罪刑失衡之基准的罪刑均衡第11-21页
 第一节 罪刑均衡之界说第11-13页
  一、罪刑均衡的基本含义第11页
  二、罪刑失衡的内涵和外延第11-13页
 第二节 罪刑均衡的理论基础第13-17页
  一、刑事古典学派的罪刑均衡观第13-15页
  二、刑事实证学派的罪刑均衡观第15-16页
  三、责任主义罪刑均衡观第16-17页
 第三节 罪刑均衡的具体标准第17-21页
  一、数量化标准第17-18页
  二、刑事责任标准第18页
  三、法定刑标准第18-19页
  四、初步评析第19-21页
第二章 罪刑失衡现象论第21-30页
 第一节 罪刑失衡的具体表现第21-22页
  一、定罪存在不协调性第21-22页
  二、量刑存在不协调性第22页
 第二节 立法中的罪刑失衡第22-27页
  一、缺乏规范的犯罪梯度设计第22-23页
  二、法定刑设置基本原则之不足第23-26页
  三、刑罚个别化存在偏颇第26-27页
 第三节 执法中的罪刑失衡第27-30页
  一、自由裁量权的恣意适用第27页
  二、量刑方法过于单一第27-28页
  三、量刑程序设置理念的偏差第28页
  四、当事人行使权利的局限性第28-30页
第三章 罪刑失衡原因论第30-39页
 第一节 立法上的缺陷第30-33页
  一、法定刑的设置存在不合理性第30-31页
  二、相关犯罪的法定刑之间不协调第31页
  三、常发犯罪和偶发犯罪司法解释不均衡第31-32页
  四、相似罪之间法定刑设置存在矛盾第32页
  五、量刑情节的评价性术语过于原则第32页
  六、刑事政策适用的局限性第32-33页
 第二节 法官自身影响因素第33-35页
  一、法官多重性格影响第33-34页
  二、法官年龄因素第34页
  三、法官性别因素第34页
  四、所在法院的影响第34-35页
 第三节 法院审判制度缺乏自主性第35-36页
  一、政法委员会对法官量刑存在干扰因素第35页
  二、审判委员会参与量刑存在局限性第35-36页
 第四节 多重社会因素的影响第36-39页
  一、行政权力的过度干预第36页
  二、新闻舆论的双面性第36-37页
  三、民愤成为社会监督的一种途径第37页
  四、被告人先天受歧视第37页
  五、律师作用具有双重性第37-38页
  六、量刑资料搜集主体的单一性第38-39页
第四章 罪刑失衡对策论第39-52页
 第一节 罪刑均衡的立法完善第39-45页
  一、确立完善的犯罪梯度原则第39-40页
  二、制定统一的量刑准则第40-43页
  三、颁布准确的司法解释第43页
  四、完善刑事立法第43-45页
 第二节 罪刑均衡的司法完善第45-47页
  一、采用科学的量刑方法第45页
  二、确保法官独立行使审判权第45-46页
  三、加强法官队伍建设,提高业务素质第46页
  四、合理使用刑事政策,适当引用判例制度第46-47页
 第三节 国外解决罪刑失衡模式之借鉴第47-52页
  一、美国——制定量刑指南第47-48页
  二、英国——制定量刑指导规则第48页
  三、日本——制定量刑基准第48-49页
  四、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意义第49-52页
结语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致谢第55-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我国刑法的正负机能
下一篇:论土地资源的刑法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