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域名概述 | 第10-13页 |
一、域名的概念 | 第10-11页 |
二、域名权 | 第11-13页 |
(一) 使用权 | 第11-12页 |
(二) 变更权 | 第12页 |
(三) 许可使用权和转让权 | 第12页 |
(四) 注销权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域名权与商标权冲突的表现 | 第13-21页 |
一、域名抢注 | 第13-19页 |
(一) 域名抢注的类型 | 第13-17页 |
(二) 抢注域名行为的法律性质 | 第17-18页 |
(三) 域名抢注的例外情形 | 第18-19页 |
二、反向域名侵夺行为 | 第19-21页 |
(一) 反向域名抢侵夺的定义 | 第19-20页 |
(二) 反向域名侵夺的几种情形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域名权与商标权冲突的原因 | 第21-26页 |
一、域名与商标自身的特性 | 第21-24页 |
(一) 域名与商标的标识性、经济功能 | 第21-23页 |
(二) 域名的全球性与商标的地域性 | 第23页 |
(三) 域名的唯一性与商标的可重复性 | 第23-24页 |
二、管理机构的相互独立 | 第24-26页 |
第四章 域名权与商标权冲突解决制度 | 第26-41页 |
一、域名权与商标冲突解决原则和方式 | 第26-29页 |
(一) 域名权与商标权冲突的一般解决原则 | 第26页 |
(二) 域名权与商标冲突的一般解决方式 | 第26-29页 |
二、域名权与商标权冲突争议解决机制 | 第29-36页 |
(一) 国际上对域名纠纷的处理机制 | 第29-33页 |
(二) 我国网络域名权与商标权冲突解决的法律适用 | 第33-36页 |
三、域名权与商标权冲突的预防措施 | 第36-41页 |
(一) 建立并实施域名预留措施 | 第36-37页 |
(二) 建立域名分类和域名注册检索结合制度 | 第37-38页 |
(三) 改域名终身制为定期缴费续展制 | 第38-39页 |
(四) 一定程度限制商标权人的权利,禁止域名反向抢夺 | 第39-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