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第15-16页 |
1.4 创新之处及不足 | 第16-17页 |
第2章 宝洁公司SWOT分析 | 第17-24页 |
2.1 优势分析 | 第17-18页 |
2.1.1 多品牌战略的应用 | 第17页 |
2.1.2 独特的宣传手段及广告创意 | 第17-18页 |
2.1.3 全面的市场调查与市场分析 | 第18页 |
2.1.4 公司实力雄厚、信誉度高 | 第18页 |
2.2 劣势分析 | 第18-21页 |
2.2.1 对顾客使用价值的理解不再独特 | 第18-20页 |
2.2.2 多品牌战略成本高以致资源浪费 | 第20页 |
2.2.3 管理系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 第20-21页 |
2.3 机遇分析 | 第21-22页 |
2.3.1 互联网发展引致新媒体营销兴起 | 第21页 |
2.3.2 生活水平提高带动高端需求增加 | 第21-22页 |
2.4 威胁分析 | 第22-24页 |
2.4.1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 第22页 |
2.4.2 宝洁营销业绩下滑 | 第22-24页 |
第3章 宝洁公司营销战略 | 第24-47页 |
3.1 营销组合战略 | 第24-29页 |
3.1.1 产品策略 | 第24-25页 |
3.1.2 价格策略 | 第25-26页 |
3.1.3 分销策略 | 第26-28页 |
3.1.4 促销策略 | 第28-29页 |
3.2 多品牌战略 | 第29-34页 |
3.2.1 宝洁多品牌战略的实施 | 第30-31页 |
3.2.2 宝洁多品牌战略的竞争优势 | 第31-33页 |
3.2.3 宝洁多品牌战略的竞争劣势 | 第33-34页 |
3.2.4 宝洁品牌“瘦身”计划 | 第34页 |
3.3 广告战略 | 第34-38页 |
3.3.1 宝洁公司广告中USP与ESP理论的运用 | 第35-36页 |
3.3.2 宝洁公司持续长期的广告攻势 | 第36页 |
3.3.3 宝洁公司选择多元的媒体宣传渠道 | 第36-37页 |
3.3.4 宝洁品牌代言人的正确选择 | 第37-38页 |
3.4 并购战略 | 第38-40页 |
3.4.1 宝洁公司并购吉列 | 第38-39页 |
3.4.2 宝洁并购吉列的启示 | 第39-40页 |
3.5 人才战略 | 第40-42页 |
3.5.1 校园招聘 | 第40-41页 |
3.5.2 内部提升制 | 第41页 |
3.5.3 人才培养体系 | 第41-42页 |
3.5.4 人才激励制度 | 第42页 |
3.6 网络化营销战略 | 第42-44页 |
3.6.1 电子商务 | 第43页 |
3.6.2 宝洁公司的互联网思维 | 第43-44页 |
3.7 公益营销 | 第44-47页 |
3.7.1 宝洁希望工程 | 第45页 |
3.7.2 宝洁健康教育 | 第45-46页 |
3.7.3 慈善捐款 | 第46-47页 |
第4章 主要结论及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 第47-51页 |
4.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47-48页 |
4.2 宝洁公司营销战略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 第48-51页 |
4.2.1 结合自身特点合理运用营销战略 | 第48-49页 |
4.2.2 紧跟时代潮流加快产品创新 | 第49页 |
4.2.3 因地制宜地制定本土化营销战略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