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碳包铝纳米颗粒/石蜡复合相变材料及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和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7页
    1.1 能源安全和能耗需求第14-15页
    1.2 新能源汽车概述第15-16页
    1.3 动力电池发展关键技术第16-20页
        1.3.1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第16-19页
        1.3.2 影响动力电池性能的因素第19-20页
    1.4 电池管理系统的必要性第20-25页
        1.4.1 动力电池热管理的技术研究进展第20-22页
        1.4.2 动力电池管理技术研究进展第22-24页
        1.4.3 电池管理技术的技术难点第24-25页
    1.5 研究意义及内容第25-27页
        1.5.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5-26页
        1.5.2 研究的内容第26-27页
第二章 基于碳包铝纳米颗粒/石蜡复合相变材料的电池热管理系统的设计和散热实验第27-54页
    2.1 相变材料在电池热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第27-30页
        2.1.1 相变材料的分类和特点第27-29页
        2.1.2 复合相变材料的选择第29-30页
    2.2 碳包铝纳米颗粒的制备与测试第30-35页
        2.2.1 碳包铝纳米颗粒的制备材料和设备第30-32页
        2.2.2 碳包铝纳米颗粒的制备流程第32-33页
        2.2.3 碳包铝纳米颗粒的形成机理第33-34页
        2.2.4 碳包铝纳米颗粒的测试方法第34-35页
    2.3 测试结果与分析第35-38页
        2.3.1 碳包铝纳米颗粒的物相分析第35-36页
        2.3.2 碳包铝纳米颗粒的微观结构分析第36-37页
        2.3.3 碳包铝纳米颗粒的热学特性分析第37-38页
    2.4 碳包铝纳米颗粒/石蜡(Al@C/PW)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与测试第38-44页
        2.4.1 碳包铝纳米颗粒/石蜡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原料和设备第38-39页
        2.4.2 碳包铝纳米颗粒/石蜡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第39-40页
        2.4.3 碳包铝纳米颗粒/石蜡复合相变材料的性能分析手段第40页
        2.4.4 碳包铝纳米颗粒/石蜡复合相变材料的热学特性分析第40-41页
        2.4.5 碳包铝纳米颗粒/石蜡复合相变材料的热稳定性分析第41-42页
        2.4.6 碳包铝纳米颗粒/石蜡复合相变材料的导热性能分析第42-43页
        2.4.7 Al@C/PW复合相变材料热传导机理分析第43-44页
    2.5 电池散热性能测试第44-52页
        2.5.1 实验材料和仪器第44-45页
        2.5.2 电池散热性能测试方法第45-49页
        2.5.3 相变材料的散热性能分析第49-50页
        2.5.4 电池放电表面温度特性第50-51页
        2.5.5 不同冷却方式的大电流放电散热性能第51-52页
    2.6 本章小结第52-54页
第三章 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第54-72页
    3.1 电池管理系统的硬件架构第54-55页
    3.2 电池管理系统硬件开发环境第55页
    3.3 电池管理系统的各模块硬件设计第55-69页
        3.3.1 电压检测模块的原理图设计第55-58页
        3.3.2 均衡管理模块的原理图设计第58-63页
        3.3.3 SoC评估模块的原理图设计第63-65页
        3.3.4 电池保护模块的原理图设计第65-67页
        3.3.5 电流检测模块的原理图设计第67-69页
    3.4 电池管理系统的印制电路板的设计与制备第69-70页
    3.5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第四章 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软件程序开发第72-94页
    4.1 电池管理系统主程序的运行框架第72-73页
    4.2 电池管理系统的软件开发环境第73-74页
    4.3 各模块软件驱动程序开发第74-84页
        4.3.1 电压检测模块驱动程序开发第74-75页
        4.3.2 电池均衡管理模块底层驱动程序开发第75-76页
        4.3.3 SoC评估模块底层驱动程序开发第76页
        4.3.4 电池保护模块底层驱动程序开发第76-78页
        4.3.5 电流检测模块底层驱动程序开发第78-79页
        4.3.6 各模块通信程序的开发第79-84页
    4.4 上位机软件的开发和调试第84-88页
    4.5 电池管理系统的系统调试第88-93页
        4.5.1 电池充电对比测试第88-89页
        4.5.2 电池放电对比测试第89页
        4.5.3 电池充电对比结果第89-91页
        4.5.4 电池放对比结果第91-93页
    4.6 本章小结第93-94页
结论第94-96页
本文特色与创新之处第96-97页
参考文献第97-10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4-10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课题第105-107页
致谢第107-108页
附录1第108-109页
附录2第109页

论文共10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汽车用黄麻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氧化铝陶瓷基片研磨抛光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