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交通诱导子区的城市分层分区路径规划
| 致谢 | 第5-7页 | 
| 摘要 | 第7-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1 绪论 | 第12-24页 |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2-15页 | 
| 1.1.1 背景 | 第12-14页 | 
| 1.1.2 意义 | 第14-15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 1.2.1 交通诱导系统 | 第15-16页 | 
| 1.2.2 交通小区与交通诱导子区 | 第16-17页 | 
| 1.2.3 交通路径规划算法 | 第17-18页 |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8-24页 | 
| 1.3.1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 1.3.2 创新点与技术难点 | 第19-20页 | 
| 1.3.3 本文内容安排 | 第20-24页 | 
| 2 城市交通诱导子区的划分与路网存储 | 第24-44页 | 
| 2.1 引言 | 第24-25页 | 
| 2.2 交通诱导子区概述与划分影响因素分析 | 第25-29页 | 
| 2.2.1 交通诱导子区概述 | 第25-27页 | 
| 2.2.2 交通诱导子区划分的影响因素 | 第27-29页 | 
| 2.3 交通诱导子区的划分方法与步骤 | 第29-38页 | 
| 2.3.1 交通诱导子区划分的关键指标 | 第29-36页 | 
| 2.3.2 交通诱导子区划分步骤 | 第36-37页 | 
| 2.3.3 交通诱导子区划分周期 | 第37-38页 | 
| 2.4 分层分区路网的存储与表达 | 第38-42页 | 
| 2.4.1 路网的表达存储方法 | 第38-40页 | 
| 2.4.2 分层分区路网的表达与存储 | 第40-42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 3 基于交通诱导子区的分层分区路径规划 | 第44-62页 | 
| 3.1 引言 | 第44-45页 | 
| 3.2 局部路径规划算法的选取 | 第45-47页 | 
| 3.3 现有分层算法的分析 | 第47-50页 | 
| 3.3.1 分层分区特性对路径选择的影响 | 第47-48页 | 
| 3.3.2 现有分层算法分析 | 第48-50页 | 
| 3.4 改进的分层分区路径规划算法 | 第50-56页 | 
| 3.4.1 IHP算法原理 | 第50-51页 | 
| 3.4.2 算法设计与算法实现 | 第51-54页 | 
| 3.4.3 算法特点剖析 | 第54-56页 | 
| 3.5 实例分析 | 第56-61页 | 
| 3.5.1 试验对象与环境 | 第56-58页 | 
| 3.5.2 算法直观分析 | 第58-59页 | 
| 3.5.3 算法性能分析 | 第59-61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4 实时动态分层分区路径规划 | 第62-84页 | 
| 4.1 引言 | 第62-63页 | 
| 4.2 FIFO原则下的动态路径规划 | 第63-72页 | 
| 4.2.1 路径规划的FIFO原则 | 第63-65页 | 
| 4.2.2 动态时间路权的计算 | 第65-68页 | 
| 4.2.3 改进的动态路径规划算法 | 第68-72页 | 
| 4.3 动态分层分区路径规划算法 | 第72-78页 | 
| 4.3.1 分层分区算法动态化原理 | 第72-73页 | 
| 4.3.2 DIHP算法设计与实现 | 第73-76页 | 
| 4.3.3 算法关键策略剖析 | 第76-78页 | 
| 4.4 实例分析 | 第78-82页 | 
| 4.4.1 试验对象选取与验证简化 | 第78-80页 | 
| 4.4.2 试验结果分析 | 第80-82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 5 总结与展望 | 第84-88页 | 
| 5.1 工作总结 | 第84-85页 | 
| 5.2 研究展望 | 第85-88页 |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 附录 | 第92页 | 
| 附录1:作者简介 | 第92页 | 
| 附录2: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成果 | 第92页 | 
| 附录3:作者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