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2.1 国外研究情况 | 第12-15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7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7-18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4 研究框架及创新 | 第18-20页 |
1.4.1 研究框架 | 第18页 |
1.4.2 创新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税收执法风险有关理论概述 | 第20-26页 |
2.1 风险概述 | 第20-21页 |
2.1.1 风险的概念 | 第20-21页 |
2.1.2 风险的特点 | 第21页 |
2.2 税收执法风险概述 | 第21-24页 |
2.2.1 税收执法风险的含义 | 第21-22页 |
2.2.2 税收执法风险的分类 | 第22-24页 |
2.3 税收执法风险与税收风险的不同 | 第24-25页 |
2.4 税收风险评价 | 第2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我国基层税收执法风险分析 | 第26-35页 |
3.1 我国基层国税执法风险情况 | 第26-29页 |
3.1.1 执法权责不清引起的税收执法风险 | 第26页 |
3.1.2 自由裁量权定位不准确导致的税收执法风险 | 第26-27页 |
3.1.3 税收证据底稿不规范引导致税收执法风险 | 第27-28页 |
3.1.4 执法程序不合规导致的税收执法风险 | 第28页 |
3.1.5 税务人员不廉行为导致执法风险 | 第28-29页 |
3.2 基层国税执法风险的根源 | 第29-34页 |
3.2.1 内部因素 | 第29-31页 |
3.2.2 外部因素 | 第31-3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国内外税收执法风险管理经验与借鉴 | 第35-41页 |
4.1 强化执法内外监督 | 第35-36页 |
4.2 规范的公务员轮岗制度 | 第36页 |
4.3 成熟的风险管理制度 | 第36-38页 |
4.4 全面信息化执法 | 第38页 |
4.5 增强人员业务水平与道德素养 | 第38-39页 |
4.6 制定科学可行的税收规划 | 第39-40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五章 D局税收执法风险识别及评价案例分析 | 第41-49页 |
5.1 D局基本情况介绍 | 第41页 |
5.2 D局的税收执法流程及风险点分析 | 第41-47页 |
5.2.1 税收执法风险点 | 第41-45页 |
5.2.2 D局2015年执法过错数据统计 | 第45-47页 |
5.3 D局税收执法风险评价 | 第47-4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六章 改进基层国税系统税务执法风险防范的建议 | 第49-56页 |
6.1 健全税收法律,提高税收执法依据的统一性 | 第49-50页 |
6.2 增强业务素质,推动队伍建设 | 第50-51页 |
6.2.1 增强税务执法者的业务素质 | 第50页 |
6.2.2 健全税务执法队伍的管理制度 | 第50-51页 |
6.3 强化执法监督,实行责任制度 | 第51-52页 |
6.3.1 建立完善严密的税务执法监督体系 | 第51页 |
6.3.2 以配套监督制度规范税务行政执法 | 第51-52页 |
6.4 推行涉税审批专业化,规范税收执法行为 | 第52-53页 |
6.4.1 优化完善涉税业务流程 | 第52-53页 |
6.4.2 前移调查核实和审批权限 | 第53页 |
6.4.3 完善审批前移保障措施 | 第53页 |
6.5 推行纳税评估团队化,防范税收执法风险 | 第53-54页 |
6.6 推行分类管理集约化,提高税收执法质效 | 第54-55页 |
6.7 推行纳税服务效率化,营造税收执法良好氛围 | 第55页 |
6.8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