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AN总线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3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CAN总线技术背景 | 第10-11页 |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工作及意义 | 第11-12页 |
1.4 论文结构框架 | 第12-13页 |
第2章 CAN总线特点与技术规范 | 第13-29页 |
2.1 CAN总线简介 | 第13页 |
2.2 CAN总线特点 | 第13-16页 |
2.3 CAN总线技术规范 | 第16-18页 |
2.3.1 物理层 | 第17页 |
2.3.2 数据链路层 | 第17-18页 |
2.4 CAN总线的报文传输 | 第18-24页 |
2.4.1 CAN总线报文传输格式的总体分类 | 第19页 |
2.4.2 数据帧 | 第19-22页 |
2.4.3 远程帧 | 第22页 |
2.4.4 错误帧 | 第22-23页 |
2.4.5 过载帧 | 第23-24页 |
2.5 CAN总线编码方式 | 第24-25页 |
2.6 CAN总线仲裁方式 | 第25-29页 |
第3章 系统总体设计 | 第29-35页 |
3.1 方案设计 | 第29页 |
3.2 芯片选型 | 第29-35页 |
3.2.1 STC89C52RC单片机简介 | 第29-30页 |
3.2.2 SJA1000介绍 | 第30-32页 |
3.2.3 TJA1050介绍 | 第32-35页 |
第4章 硬件设计 | 第35-43页 |
4.1 复位电路 | 第35-36页 |
4.2 显示电路 | 第36-38页 |
4.3 温度采集电路 | 第38-40页 |
4.4 时钟电路 | 第40-41页 |
4.5 CAN总线通讯电路 | 第41-43页 |
第5章 软件设计 | 第43-48页 |
5.1 SJA1000的初始化 | 第43-45页 |
5.2 发送子程序 | 第45页 |
5.3 接收子程序 | 第45-48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作者简介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