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一、引言 | 第11-16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3-15页 |
1. 研究思路 | 第13-15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四) 主要创新和不足 | 第15-16页 |
二、公务员绩效考评的理论与实践 | 第16-24页 |
(一) 公务员绩效考评的概念界定 | 第16页 |
(二) 公务员绩效考评的相关理论 | 第16-20页 |
1. 目标管理理论 | 第16-17页 |
2. 平衡计分卡理论 | 第17-18页 |
3. 人本主义理论 | 第18-19页 |
4. 激励理论 | 第19-20页 |
(三) 公务员绩效考评的工作实践 | 第20-23页 |
1. 国外公务员考评制度现状及经验启示 | 第20-22页 |
2. 我国公务员绩效考评现状 | 第22-23页 |
(四) 研究公务员绩效考评的必要性及意义 | 第23-24页 |
三、以乌海市为例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4-31页 |
(一) 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5-29页 |
1. 科学理论运用欠缺 | 第25页 |
2. 缺乏系统性 | 第25页 |
3. 指标粗糙化,标准不明晰 | 第25-26页 |
4. 考评方法与手段简单陈旧 | 第26页 |
5. 平时考核重视不够 | 第26-27页 |
6. 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反馈 | 第27页 |
7. 缺少外部监督,民主化、公开化程度不高 | 第27-28页 |
8. 评估等次比例不合理 | 第28页 |
9. 奖惩不合理 | 第28-29页 |
(二) 影响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的原因分析 | 第29-31页 |
1. 政治文化环境的影响 | 第29页 |
2. 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的制约 | 第29-30页 |
3. 体制性障碍 | 第30-31页 |
4. 公务员绩效的价值多元化 | 第31页 |
四、以乌海市为例的公务员绩效考核评价体系设计 | 第31-49页 |
(一) 公务员绩效考评目标制定 | 第33-38页 |
1. 公务员职能职责分析 | 第33页 |
2. 确定绩效要素 | 第33-34页 |
3. 确定关键绩效指标 | 第34页 |
4. 关键绩效指标的设计原则 | 第34-35页 |
5. 制定关键绩效指标的步骤 | 第35-36页 |
6. 乌海市公务员绩效考核目标设计 | 第36-38页 |
(二) 绩效日常管理 | 第38-40页 |
1. 建立日常考核机制 | 第39页 |
2. 建立评价工作台帐 | 第39-40页 |
(三) 公务员绩效评价方法-360度绩效评价 | 第40-43页 |
1. 绩效考评目标评价 | 第40页 |
2. 上级领导评价 | 第40-41页 |
3. 同事评价 | 第41-42页 |
4. 服务对象评价 | 第42-43页 |
5. 其他评价 | 第43页 |
(四) 绩效考评结果反馈与沟通 | 第43-45页 |
1. 书面反馈 | 第44页 |
2. 面谈反馈 | 第44-45页 |
(五) 绩效考评结果运用 | 第45-47页 |
1. 绩效考评结果在公务员培训中的运用 | 第46页 |
2. 绩效考评结果在公务员职业发展中的运用 | 第46-47页 |
(六) 影响绩效考核质量相关因素 | 第47-49页 |
1. 组织条件 | 第47-48页 |
2. 机构和队伍建设 | 第48页 |
3. 考评者的认知程度 | 第48页 |
4. 信息化建设 | 第48-49页 |
5. 监督机制 | 第49页 |
结语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