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 第15页 |
1.2.1 研究对象 | 第15页 |
1.2.2 研究范围 | 第15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5-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18-34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18-23页 |
2.1.1 闭环供应链理论 | 第18-19页 |
2.1.2 再制造理论 | 第19-21页 |
2.1.3 系统动力学 | 第21-22页 |
2.1.4 绩效评价理论 | 第22-23页 |
2.2 回收物流的文献综述 | 第23-26页 |
2.2.1 回收模式的文献综述 | 第23-24页 |
2.2.2 回收物流网络的文献综述 | 第24-25页 |
2.2.3 回收物流库存管理的文献综述 | 第25-26页 |
2.3 再制造的文献综述 | 第26-30页 |
2.3.1 再制造生产计划的文献综述 | 第26-28页 |
2.3.2 再制造生产调度的文献综述 | 第28-29页 |
2.3.3 再制造提前期的文献综述 | 第29页 |
2.3.4 再制造产能计划的文献综述 | 第29-30页 |
2.4 供应链绩效评价的文献综述 | 第30-34页 |
2.4.1 供应链绩效评价内涵的综述 | 第30-31页 |
2.4.2 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的综述 | 第31-34页 |
第3章 回收再制造企业再制造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构建 | 第34-52页 |
3.1 系统动力学建模的步骤 | 第34页 |
3.2 建模软件Vensim PLE | 第34-37页 |
3.2.1 Vensim PLE的特点 | 第35页 |
3.2.2 Vensim PLE的变量种类及方程 | 第35-36页 |
3.2.3 模型中主要使用到的Vensim PLE函数 | 第36-37页 |
3.3 回收再制造企业闭环回收再制造模型的若干假设 | 第37-38页 |
3.4 回收再制造企业闭环回收再制造模型的基本结构 | 第38-45页 |
3.4.1 模型的基本结构 | 第38页 |
3.4.2 回收再制造企业闭环回收再制造模型的因果回路图 | 第38-40页 |
3.4.3 回收再制造企业闭环回收再制造模型的系统动力学流图 | 第40-45页 |
3.5 模型的测试 | 第45-52页 |
3.5.1 模型的量纲一致性测试 | 第45页 |
3.5.2 模型的参数估计测试 | 第45-47页 |
3.5.3 模型的极端条件测试 | 第47-50页 |
3.5.4 模型的敏感性测试 | 第50-52页 |
第4章 模型的仿真与分析 | 第52-63页 |
4.1 高市场需求下系统行为分析 | 第52-55页 |
4.1.1 生产率分析 | 第53页 |
4.1.2 成品库存分析 | 第53-54页 |
4.1.3 累积订单分析 | 第54-55页 |
4.2 低市场需求下系统行为分析 | 第55-58页 |
4.2.1 生产率分析 | 第55-56页 |
4.2.2 成品库存分析 | 第56-57页 |
4.2.3 累积订单分析 | 第57-58页 |
4.3 两种需求下企业绩效水平分析 | 第58-61页 |
4.3.1 高市场需求情况下企业绩效评价 | 第59-60页 |
4.3.2 低市场需求情况下企业绩效评价 | 第60-61页 |
4.4 不同市场需求条件下再制造企业生产过程安排建议 | 第61-63页 |
结论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