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20页 |
1. 肠道菌群 | 第10-14页 |
1.1 肠道菌群概述 | 第10页 |
1.2 肠道正常菌群的生理功能 | 第10-11页 |
1.2.1 防御病原体的侵犯 | 第10-11页 |
1.2.2 合成维生素 | 第11页 |
1.2.3 物质代谢作用 | 第11页 |
1.2.4 有一定抑瘤作用 | 第11页 |
1.3 益生菌 | 第11-14页 |
1.3.1 双歧杆菌 | 第11-13页 |
1.3.2 乳酸菌 | 第13-14页 |
2. 益生元 | 第14-20页 |
2.1 定义 | 第14-15页 |
2.2 生理功能 | 第15-17页 |
2.2.1 改善肠道环境,维持有益菌群优势地位 | 第15页 |
2.2.2 改善脂质代谢 | 第15-16页 |
2.2.3 促进矿物质吸收 | 第16页 |
2.2.4 免疫作用 | 第16-17页 |
2.3 益生元种类 | 第17-20页 |
2.3.1 低聚果糖 | 第17页 |
2.3.2 低聚异麦芽糖 | 第17-18页 |
2.3.3 低聚半乳糖 | 第18-20页 |
第二章 低聚果糖降血脂作用的研究 | 第20-2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0-21页 |
1.1 主要试剂 | 第20页 |
1.2 动物 | 第20-21页 |
1.3 主要仪器 | 第21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1-23页 |
2.1 实验动物分组 | 第21页 |
2.2 体外吸附TG和TC的作用 | 第21-23页 |
2.2.1 低聚果糖对鼠血清中TG和TC的吸附作用 | 第21-22页 |
2.2.2 低聚果糖对饱和脂肪和不饱和脂肪的吸附作用 | 第22页 |
2.2.3 低聚果糖对胆固醇的吸附作用研究 | 第22页 |
2.2.4 数据处理 | 第22-23页 |
3. 结果 | 第23-25页 |
3.1 体内降TG和TC作用 | 第23-24页 |
3.1.1 低聚果糖对实验鼠体重、肝重和脂肪垫的影响 | 第23页 |
3.1.2 低聚果糖对小鼠血清TG和TC的影响 | 第23页 |
3.1.3 低聚果糖对小鼠肝组织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的影响 | 第23-24页 |
3.2 低聚果糖对脂类的吸附作用 | 第24-25页 |
3.2.1 低聚果糖对高脂鼠血清中TG、TC的体外吸附率的影响 | 第24页 |
3.2.2 低聚果糖对猪油、花生油、胆固醇的体外吸附率 | 第24-25页 |
4. 讨论 | 第25页 |
5.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低聚果糖对动物润肠通便功能的研究 | 第26-3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6-28页 |
1.1 受试物及试剂 | 第26页 |
1.2 实验动物及分组 | 第26-27页 |
1.3 实验方法 | 第27-28页 |
1.3.1 小肠运动实验 | 第27页 |
1.3.2 排便实验 | 第27-28页 |
1.4 实验数据统计 | 第28页 |
2. 结果 | 第28-30页 |
2.1 低聚果糖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 第28页 |
2.2 低聚果糖对小鼠肠运动的影响 | 第28-29页 |
2.3 低聚果糖对小鼠排便时间、粪便粒数和粪便重量的影响 | 第29-30页 |
2.4 低聚果糖对小鼠粪便性状的影响 | 第30页 |
2.5 低聚果糖对小鼠粪便含水量的影响 | 第30页 |
3. 讨论 | 第30-31页 |
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全文结论 | 第32-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8页 |
致谢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