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2-13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1.4 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16-26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2.1.1 最优税收理论 | 第16页 |
2.1.2 激励与阻碍效应 | 第16-17页 |
2.1.3 税收公平理论 | 第17-18页 |
2.2 文献综述 | 第18-26页 |
2.2.1 企业营业税理论与应用研究 | 第18-19页 |
2.2.2 企业增值税理论与应用的研究 | 第19-20页 |
2.2.3 “营改增”理论与实务研究 | 第20-26页 |
第三章 “营改增”对建筑企业财务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26-39页 |
3.1 建筑企业“营改增”历程与利弊研究 | 第26-28页 |
3.1.1 建筑企业“营改增”历程 | 第26页 |
3.1.2 建筑企业“营改增”利弊 | 第26-28页 |
3.2 “营改增”对建筑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 | 第28-30页 |
3.2.1 “营改增”对会计科目的影响 | 第28-29页 |
3.2.2 “营改增”对核算方法的影响 | 第29-30页 |
3.3 “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税负的影响 | 第30-31页 |
3.4 “营改增”对建筑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 | 第31-39页 |
3.4.1 “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盈利能力指标的影响 | 第31-34页 |
3.4.2 “营改增”对建筑企业营运能力指标的影响 | 第34-35页 |
3.4.3 “营改增”对建筑企业能力偿债指标的影响 | 第35-37页 |
3.4.4 “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现金流指标的影响 | 第37-39页 |
第四章 案例分析 | 第39-51页 |
4.1 HMAZ公司与其“营改增”方案 | 第39-41页 |
4.1.1 HMAZ公司概况 | 第39页 |
4.1.2 HMAZ公司“营改增”方案 | 第39-41页 |
4.2 HMAZ公司“营改增”前后财务指标比较研究 | 第41-47页 |
4.2.1 盈利能力指标比较 | 第41-44页 |
4.2.2 营运能力指标比较 | 第44-45页 |
4.2.3 偿债能力指标比较 | 第45-46页 |
4.2.4 现金流指标比较 | 第46-47页 |
4.3 HMAZ公司“营改增”后其他财务影响研究 | 第47-51页 |
4.3.1 整体税负研究 | 第47-49页 |
4.3.2 财务报表项目研究 | 第49-50页 |
4.3.3 会计核算流程研究 | 第50-51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51-54页 |
5.1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51-53页 |
5.1.1 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工作,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 | 第51页 |
5.1.2 调整内部结构,将部分项目规划为小规模纳税人 | 第51页 |
5.1.3 适当调整进货渠道,加倍严格管理发票 | 第51-52页 |
5.1.4 重视会计和税收管理,防范会计核算变化带来的风险 | 第52-53页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