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9-12页 |
(一)微课概念的发展与界定 | 第9-10页 |
1、国外微课概念的起源与定义 | 第9-10页 |
2、国内微课概念的发展与定义 | 第10页 |
(二)微课的特点 | 第10-11页 |
1、教学目标明确,针对性强 | 第10页 |
2、内容短小精悍,印象深刻 | 第10页 |
3、具有半独立性,易于扩充 | 第10-11页 |
4、操作方法简单,使用便捷 | 第11页 |
(三)微课的类型 | 第11-12页 |
1、按照课堂教学方法分类 | 第11页 |
2、按照课堂教学主要环节分类 | 第11页 |
3、按照微课制作方法分类 | 第11-12页 |
一、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以大连市甘井子区两所初级中学为例) | 第12-14页 |
(一)教师鲜有了解,知之甚少 | 第12页 |
(二)微课形式单一,单调乏味 | 第12-13页 |
(三)微课制作动机性强,不成体系 | 第13页 |
(四)教师应用不够,创新不足 | 第13页 |
(五)学生喜爱微课,很难满足 | 第13-14页 |
二、微课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的意义 | 第14-17页 |
(一)推动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实施 | 第14-15页 |
1、强化学生自主学习 | 第14页 |
2、实现教学资源多元化 | 第14-15页 |
3、优化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公平 | 第15页 |
(二)促进语文教师自身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 第15-17页 |
1、促进教师自身发展 | 第15页 |
2、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 第15-17页 |
三、微课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实践的策略 | 第17-21页 |
(一)微课教学模式简析 | 第17-18页 |
(二)微课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措施 | 第18-19页 |
1、课前使用微课 | 第18页 |
2、课内使用微课 | 第18页 |
3、课后使用微课 | 第18-19页 |
(三)教学案例《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 第19-21页 |
1、拆分知识点,编写微教案,并制作微课程 | 第19页 |
2、建设微课资源平台,跟踪学生学习效果 | 第19页 |
3、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 第19-20页 |
4、指导学生课后利用微课资源进行复习 | 第20-21页 |
四、微课教学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对教育者的新要求 | 第21-26页 |
(一)对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的新要求 | 第21-22页 |
1、做好总体规划,主导微课开发 | 第21页 |
2、建设信息平台,整合微课资源 | 第21页 |
3、提供技术培训,促进微课应用 | 第21-22页 |
(二)对语文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 第22-24页 |
1、要正确处理好“微”与“全”的关系 | 第22页 |
2、对于教师在具体实践操作中的几点建议 | 第22-24页 |
(三)发挥微课教学优势,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 | 第24-26页 |
1、语文学科的特殊性 | 第24页 |
2、微课教学自身存在的缺陷 | 第24-25页 |
3、趋利避害与传统课堂相结合 | 第25-26页 |
结语 | 第26-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28页 |
致谢 | 第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