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相关符号含义 | 第13-15页 |
1 绪论 | 第15-2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4页 |
1.3.1 不考虑施工天窗计划的列车运行图编制研究 | 第17-21页 |
1.3.2 不考虑列车运行图的施工天窗计划编制研究 | 第21-22页 |
1.3.3 列车运行图与施工天窗一体化编制研究 | 第22-23页 |
1.3.4 既有研究成果总结 | 第23-24页 |
1.4 论文研究思路 | 第24-26页 |
1.5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26-27页 |
1.5.1 研究目标 | 第26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2 列车运行图与施工天窗一体化问题分析 | 第29-37页 |
2.1 列车运行图概述 | 第29-30页 |
2.1.1 列车运行图 | 第29页 |
2.1.2 列车运行图编制要求 | 第29-30页 |
2.2 施工天窗概述 | 第30-31页 |
2.2.1 天窗及天窗修 | 第30-31页 |
2.2.2 施工天窗时间构成 | 第31页 |
2.3 施工天窗开设对列车运行图编制的影响 | 第31-34页 |
2.3.1 施工天窗开设形式对列车运行图的影响 | 第31-32页 |
2.3.2 放行条件对列车运行图的影响 | 第32-34页 |
2.4 不同施工天窗编制方法对比分析 | 第34-3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3 列车运行图与施工天窗一体化编制模型 | 第37-43页 |
3.1 建模基础 | 第37-38页 |
3.1.1 问题描述 | 第37-38页 |
3.1.2 模型假设 | 第38页 |
3.2 模型构成 | 第38-42页 |
3.2.1 目标函数 | 第38-39页 |
3.2.2 列车运行约束 | 第39-40页 |
3.2.3 施工天窗作业约束 | 第40-42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4 列车运行图与施工天窗一体化编制扩展模型 | 第43-51页 |
4.1 列车限速次序放行条件 | 第43-45页 |
4.1.1 放行策略分析 | 第43-44页 |
4.1.2 列车限速次序约束 | 第44-45页 |
4.2 列车限速时间放行条件 | 第45-46页 |
4.2.1 放行策略分析 | 第45页 |
4.2.2 列车限速时间约束 | 第45-46页 |
4.3 列车限速次序和列车限速时间相结合放行条件 | 第46-48页 |
4.3.1 放行策略分析 | 第46-47页 |
4.3.2 列车限速次序和限速时间相结合放行约束 | 第47-48页 |
4.4 相邻线路列车放行条件 | 第48-49页 |
4.4.1 放行策略分析 | 第48-49页 |
4.4.2 相邻线路列车放行约束 | 第4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5 列车运行图与施工天窗一体化编制模型求解算法 | 第51-59页 |
5.1 列车运行图与施工天窗一体化编制模型(P1)求解算法 | 第51-54页 |
5.2 列车运行图与施工天窗一体化扩展模型(P2)求解算法 | 第54-55页 |
5.3 算法整体结构 | 第55-5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6 算例分析 | 第59-73页 |
6.1 利用商业软件求解小规模路网问题 | 第59-65页 |
6.1.1 模型验证 | 第59-62页 |
6.1.2 一体化编制与分步编制对比 | 第62-63页 |
6.1.3 模型复杂度分析 | 第63-65页 |
6.2 基于京广线的算例验证 | 第65-71页 |
6.2.1 算例设计 | 第65-68页 |
6.2.2 结果分析 | 第68-71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7.1 论文主要工作 | 第73-74页 |
7.2 创新性研究成果 | 第74页 |
7.3 研究展望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附录A | 第79-83页 |
附录B | 第83-89页 |
附录C | 第89-97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7-101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