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基于模糊聚类的僵尸网络反规避技术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11-1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 本文主要工作第14-15页
    1.4 本文组织结构第15-17页
2 僵尸网络相关研究第17-28页
    2.1 僵尸网络基本概念第17-20页
        2.1.1 僵尸网络的关键组成第17页
        2.1.2 僵尸网络生命周期第17-19页
        2.1.3 僵尸网络的演化过程第19-20页
    2.2 僵尸网络主要类型第20-24页
        2.2.1 基于通信协议分类第21-22页
        2.2.2 基于网络结构分类第22-24页
        2.2.3 基于信息传递方式分类第24页
    2.3 基于DNS的规避技术第24-27页
        2.3.1 DNS Tunneling技术第25页
        2.3.2 Fast-flux技术第25-26页
        2.3.3 Domain-flux技术第26-27页
    2.4 本章小结第27-28页
3 基于DNS数据流的僵尸网络特征提取第28-48页
    3.1 DNS协议报文格式第28-31页
    3.2 僵尸网络特征分析第31-40页
        3.2.1 DNS Tunneling僵尸网络特征分析第32-34页
        3.2.2 Fast-flux僵尸网络特征分析第34-39页
        3.2.3 Domain-flux僵尸网络特征分析第39-40页
    3.3 特征提取第40-47页
        3.3.1 加密流量特征提取第41-44页
        3.3.2 域名可读性特征提取第44-45页
        3.3.3 域名n-gram特征提取第45-47页
    3.4 本章小结第47-48页
4 基于改进模糊聚类的僵尸网络检测技术第48-65页
    4.1 算法介绍第48-52页
        4.1.1 FCM算法第48-50页
        4.1.2 基于类内距离和类间距离的FCM算法第50-52页
    4.2 僵尸网络特征选择第52-55页
        4.2.1 基于域名的特征合并第52-53页
        4.2.2 特征选择算法描述第53-55页
    4.3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55-63页
        4.3.1 实验环境第55页
        4.3.2 数据集第55-56页
        4.3.3 数据预处理第56-58页
        4.3.4 特征提取实验结果分析第58-61页
        4.3.5 僵尸网络检测实验结果分析第61-63页
    4.4 本章小结第63-65页
5 总结与展望第65-67页
    5.1 本文总结第65-66页
    5.2 未来展望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1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1-73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能量项的蛋白—蛋白打分方法HawkRank的开发
下一篇:新型互联网层级式映射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