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2-3页 |
| abstract | 第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6-14页 |
| 1.1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 第6-8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3页 |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汽车列车通过性标准法规分析 | 第14-24页 |
| 2.1 汽车通过性概述 | 第14-15页 |
| 2.2 国外标准法规 | 第15-21页 |
| 2.2.1 欧盟标准法规 | 第15-16页 |
| 2.2.2 澳大利亚标准法规 | 第16-18页 |
| 2.2.3 新西兰标准法规 | 第18-21页 |
| 2.3 中国的标准法规 | 第21-22页 |
| 2.3.1 通道圆 | 第21-22页 |
| 2.3.2 弯道通过性 | 第22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 第三章 半挂汽车列车通道圆仿真分析 | 第24-38页 |
| 3.1 AntoTurn简介 | 第24-25页 |
| 3.2 半挂汽车列车建模 | 第25-26页 |
| 3.2.1 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25-26页 |
| 3.2.2 仿真条件设置 | 第26页 |
| 3.3 通道圆仿真分析 | 第26-35页 |
| 3.3.1 与三轴40英尺集装箱半挂车匹配仿真分析 | 第26-31页 |
| 3.3.2 与三轴厢式半挂车匹配仿真分析 | 第31-35页 |
| 3.4 模型的验证 | 第35-37页 |
| 3.4.1 与三轴40英尺集装箱半挂车匹配模型的有效性 | 第36页 |
| 3.4.2 与三轴厢式半挂车匹配模型的有效性 | 第36-37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第四章 半挂汽车列车弯道通过性仿真分析 | 第38-46页 |
| 4.1 半挂汽车列车建模 | 第38页 |
| 4.1.1 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38页 |
| 4.1.2 仿真条件设置 | 第38页 |
| 4.2 弯道通过性仿真分析 | 第38-43页 |
| 4.2.1 与三轴40英尺集装箱半挂车匹配仿真分析 | 第38-41页 |
| 4.2.2 与三轴厢式半挂车匹配仿真分析 | 第41-43页 |
| 4.3 模型的验证 | 第43-44页 |
| 4.3.1 与三轴40英尺集装箱半挂车匹配模型的有效性 | 第43页 |
| 4.3.2 与三轴厢式半挂车匹配模型的有效性 | 第43-44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第46-48页 |
| 5.1 全文工作总结 | 第46-47页 |
| 5.2 存在问题及工作展望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 致谢 | 第50-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