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新闻学、新闻事业论文--新闻学论文--新闻工作自动化、网络化论文

灾难新闻可视化研究--以2016年南方洪涝灾难事件为例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页
1 绪论第9-19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2 研究综述第10-17页
        1.2.1 灾难新闻研究综述第10-13页
        1.2.2 新闻可视化研究综述第13-16页
        1.2.3 灾难新闻可视化研究综述第16-17页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17-19页
        1.3.1 研究内容第17页
        1.3.2 研究方法第17-19页
2 相关概念及发展第19-26页
    2.1 灾难新闻第19-21页
        2.1.1 灾难性事件概念的框定第19-20页
        2.1.2 灾难新闻的概念及发展历程第20-21页
    2.2 新闻可视化的概念界定第21-23页
    2.3 灾难新闻可视化第23-26页
        2.3.1 灾难新闻可视化的应用背景第23-24页
        2.3.2 灾难新闻可视化的报道优势第24-26页
3 样本选择与类目建构第26-38页
    3.1 样本选取第26-30页
        3.1.1 个案选取第26页
        3.1.2 媒体样本选择第26-29页
        3.1.3 抽样时间段第29页
        3.1.4 样本获取方式第29-30页
    3.2 分析单位确定第30页
    3.3 类目建构第30-36页
        3.3.1 新闻可视化产品数量概况第31页
        3.3.2 新闻可视化产品类型第31-32页
        3.3.3 信息来源类目第32-34页
        3.3.4 议题内容类目第34-35页
        3.3.5 报道基调类目第35-36页
    3.4 信度与效度检验第36-38页
4 2016年南方洪涝灾害新闻可视化产品分析第38-51页
    4.1 数量特征概述第38-39页
    4.2 信息来源分析第39-41页
    4.3 议题内容分析第41-44页
    4.4 产品形态分析第44-50页
        4.4.1 信息图表:可视化的常规栏目第45页
        4.4.2 交互式新闻可视化产品集中爆发第45-48页
        4.4.3 沉浸式VR/AR全景产品构建灾难现场第48-49页
        4.4.4 漫画塑造典型人物,动画视频趣味科普第49-50页
    4.5 报道基调分析第50-51页
5 灾难新闻可视化问题及原因分析第51-59页
    5.1 当前我国灾难新闻可视化存在的问题第51-54页
        5.1.1 信息自采能力不足,信源引用不规范第51-52页
        5.1.2 议题讨论不深,灾难新闻娱乐化第52-53页
        5.1.3 过度“文本化”,“可视化”水平低第53-54页
    5.2 灾难新闻可视化问题的原因解析第54-59页
        5.2.1 当前社会公开信息资源有限第54-55页
        5.2.2 新闻消费主义的侵蚀第55-56页
        5.2.3 新闻可视化理念落后,专业人才缺失第56-59页
6 灾难新闻可视化优化路径第59-68页
    6.1 政府:建立制度化的开放信息环境第59-61页
        6.1.1 完善灾难事件中信息发布机制第59-60页
        6.1.2 隐私权、商业秘密的保护第60-61页
    6.2 媒体:提供专业化的新闻服务第61-65页
        6.2.1 提高自采数据能力,规范信源引用方式第61-62页
        6.2.2 坚持新闻专业主义第62-63页
        6.2.3 内容与形式有机统一第63-65页
    6.3 记者:向内容产品经理转型第65-68页
        6.3.1 理念转型: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第65-66页
        6.3.2 角色重构:培育复合能力第66-68页
7 总结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附1. 2016年南方洪涝灾难新闻可视化产品样本表第74-78页
附2. 访谈人员名单、时间及方式第78-79页
附3. 搜狐新闻“数字之道”高级编辑杨丽娜邮件回复原文第79-81页
附4: 新浪新媒体实验室主编许秋里邮件回复原文第81-85页
致谢第85-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陈列展览项目设计管理的“主动性管理”研究
下一篇:网络自制剧营销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