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0页 |
1 前言 | 第11-19页 |
1.1 纤维素 | 第11-12页 |
1.1.1 纤维素的基本结构 | 第11页 |
1.1.2 纤维素的现状 | 第11-12页 |
1.1.3 纤维素的降解 | 第12页 |
1.2 纤维素酶的研究 | 第12-14页 |
1.2.1 纤维素酶的来源 | 第12-13页 |
1.2.2 纤维素酶的分类组成 | 第13页 |
1.2.3 纤维素酶的作用机制 | 第13页 |
1.2.4 纤维素酶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纤维素酶的应用 | 第14-15页 |
1.3.1 在食品工业的应用 | 第14页 |
1.3.2 在发酵工业的应用 | 第14页 |
1.3.3 在饲料工业的应用 | 第14-15页 |
1.3.4 在纺织业的应用 | 第15页 |
1.3.5 在能源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 第15页 |
1.3.6 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 第15页 |
1.4 产纤维素酶枯草芽胞杆菌的研究 | 第15-17页 |
1.4.1 芽胞杆菌和枯草芽胞杆菌的概况 | 第15-16页 |
1.4.2 产纤维素酶枯草芽胞杆菌的研究进展与成果 | 第16-17页 |
1.5 纤维素酶研究存在问题及研究趋势 | 第17页 |
1.6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第17-19页 |
1.6.1 研究的内容 | 第17-18页 |
1.6.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8页 |
1.6.3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9-30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9页 |
2.2 试剂与仪器 | 第19-22页 |
2.2.1 实验试剂 | 第19-21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21-22页 |
2.3 主要培养基和配制方法 | 第22页 |
2.4 产纤维素酶菌株的筛选及特征鉴定 | 第22-27页 |
2.4.1 纤维素降解菌的富集与分离培养 | 第22-23页 |
2.4.2 纤维素降解菌各菌株形态特征鉴定 | 第23页 |
2.4.3 纤维素降解菌各菌株生理生化特征鉴定 | 第23-24页 |
2.4.4 纤维素降解菌各菌株分子特征鉴定 | 第24-26页 |
2.4.5 纤维素降解菌各菌株酶活测定 | 第26-27页 |
2.5 菌株JK7纤维素酶酶学特性 | 第27-29页 |
2.5.1 菌株JK7生长曲线与纤维素酶酶活的关系 | 第27-28页 |
2.5.2 pH对菌株JK7纤维素酶酶活的影响 | 第28页 |
2.5.3 温度对菌株JK7纤维素酶酶活的影响 | 第28页 |
2.5.4 菌株JK7纤维素酶热稳定性的研究 | 第28页 |
2.5.5 碳源对菌株JK7纤维素酶酶活的影响 | 第28-29页 |
2.5.6 氮源对菌株JK7纤维素酶酶活的影响 | 第29页 |
2.6 菌株JK7产酶发酵培养条件的响应面法优化设计 | 第29-3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0-48页 |
3.1 产纤维素酶菌株的筛选及特征鉴定 | 第30-38页 |
3.1.1 纤维素降解菌的富集筛选 | 第30-31页 |
3.1.2 纤维素降解菌各菌株形态特征鉴定 | 第31-33页 |
3.1.3 纤维素降解菌各菌株生理生化特征鉴定 | 第33页 |
3.1.4 纤维素降解菌各菌株分子特征鉴定 | 第33-37页 |
3.1.5 纤维素降解菌各菌株酶活测定 | 第37-38页 |
3.2 菌株JK7纤维素酶酶学特性研究 | 第38-42页 |
3.2.1 菌株JK7的生长曲线与酶活性质研究 | 第38-39页 |
3.2.2 菌株JK7纤维素酶最适pH的研究 | 第39页 |
3.2.3 菌株JK7纤维素酶最适温度的研究 | 第39-40页 |
3.2.4 菌株JK7纤维素酶的热稳定性 | 第40-41页 |
3.2.5 菌株JK7利用不同碳源对纤维素酶酶活力的影响 | 第41页 |
3.2.6 菌株JK7利用不同氮源对纤维素酶酶活力的影响 | 第41-42页 |
3.3 菌株JK7产酶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 | 第42-48页 |
3.3.1 BBD实验模型的建立与方差分析 | 第42-45页 |
3.3.2 响应面分析及最佳培养条件的确定 | 第45-47页 |
3.3.3 模型项验证 | 第47-48页 |
4 讨论 | 第48-50页 |
5 结论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