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动物学论文--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论文--水生动物学论文

海南东寨港红树林小型底栖动物分布与主要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小型底栖动物相关研究进展第12-22页
    1 小型底栖动物第12-22页
        1.1 国际研究现状第12-13页
            1.1.1 早期研究阶段第12-13页
            1.1.2 全球研究阶段第13页
        1.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6页
        1.3 红树林生态系统第16-17页
            1.3.1 生产有机物功能第16页
            1.3.2 抗风消浪功能第16页
            1.3.3 造路护堤功能第16-17页
            1.3.4 维护生物、生态多样性功能第17页
            1.3.5 净化污染物功能第17页
            1.3.6 生态旅游价值第17页
        1.4 东寨港红树林及其邻近海域生态与环境状况第17-18页
            1.4.1 东寨港及其邻近海域环境条件第18页
            1.4.2 东寨港及其邻近海域生物资源第18页
        1.5 东寨港红树林小型底栖动物生态学研究意义第18-20页
            1.5.1 遗传性方面第18-19页
            1.5.2 生态方面第19-20页
        1.6 研究目的、意义、课题来源第20-22页
第二章 沉积物中主要环境因子的研究第22-38页
    1 研究区域、材料和方法第22-23页
        1.1 采样时间、地点第22页
        1.2 样品的采集和处理第22-23页
        1.3 环境因子的测定第23页
        1.4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第23页
    2 结果与讨论第23-37页
        2.1 沉积物中有机质的水平分布第23-24页
        2.2 沉积物中有机质的垂直分布第24-26页
        2.3 沉积物中有机质的季节变化第26-28页
        2.4 有机质分布、季节变化讨论第28页
        2.5 沉积物中叶绿素a的水平分布第28-29页
        2.6 沉积物中叶绿素a的垂直分布第29-31页
        2.7 沉积物中叶绿素a的季节变化第31-33页
        2.8 叶绿素a分布、季节变化讨论第33-34页
        2.9 沉积物中脱镁叶绿酸的含量、分布特征第34-35页
        2.10 叶绿素a含量与脱镁叶绿酸含量的关系第35-36页
        2.11 各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第36-37页
    3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三章 小型底栖动物的分离及分析第38-63页
    1 研究方法第38-39页
        1.1 小型底栖动物样品的分选和计数第38页
        1.2 生物量和生产量第38页
        1.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第38-39页
    2 结果第39-59页
        2.1 海南东寨港红树林小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第39-43页
        2.2 海南东寨港红树林小型底栖动物的丰度与空间分布第43-55页
            2.2.1 小型底栖动物各类群数量的水平分布第44-46页
            2.2.2 小型底栖动物群落的水平分布第46-51页
            2.2.3 小型底栖动物各类群数量的垂直分布第51-55页
        2.3 东寨港小型底栖动物的生物量及生产量第55-59页
    3 讨论第59-61页
        3.1 小型底栖动物水平分布特征第59-60页
        3.2 小型底栖动物垂直分布特征第60页
        3.3 不同季节小型底栖动物差异性分析第60-61页
    4 本章小结第61-63页
第四章 小型底栖动物与环境相关性分析第63-70页
    1 相关性分析第63页
    2 结果与分析第63-68页
        2.1 不同海区小型底栖动物丰度比较第63页
        2.2 小型底栖动物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第63-66页
        2.3 小型底栖动物与有机质第66页
        2.4 小型底栖动物与叶绿素a、脱镁叶绿酸第66页
        2.5 小型底栖动物与含水率第66页
        2.6 小型底栖动物与其他环境因子第66页
        2.7 小型底栖动物与环境因子的多元分析第66-68页
    3 本章小结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8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78-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产纤维素酶芽胞杆菌的筛选鉴定及产酶条件优化
下一篇:好氧反硝化菌Pseudomonas stutzeri XL-2的脱氮性能及其关键酶功能基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