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我国初中生利他行为的特征及教育策略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9页
绪论第15-22页
    一、研究缘起第15-16页
    二、本论文研究的价值第16-18页
        (一) 理论价值第16-17页
        (二) 实践价值第17-18页
    三、主要研究方法、研究过程及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结构第18-21页
        (一) 主要研究方法第18-19页
        (二) 研究过程第19-20页
        (三) 本论文的主要结构第20-21页
    四、本论文研究的创新性第21-22页
第一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研究现状述评第22-37页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第22-24页
        (一) 利他第22-24页
        (二) 初中生第24页
        (三) 教育策略第24页
    二、国内外关于利他行为研究的现状分析第24-36页
        (一) 利他行为的概念第24-26页
        (二) 利他行为的类型第26-27页
        (三) 利他行为的动机第27-29页
        (四) 利他行为的产生及影响因素第29-33页
        (五) 利他行为的教育策略研究第33-36页
        (六) 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总体评价第36页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二章 利他行为发生与发展的理论基础第37-42页
    一、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第37-39页
        (一) 观察学习的过程第37-38页
        (二) 示范的作用第38-39页
        (三) 交互决定论第39页
    二、科尔伯格的道德推理阶段理论第39-41页
        (一) 前习俗水平第40页
        (二) 习俗水平第40页
        (三) 后习俗水平第40-41页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三章 初中生利他行为的理论分析结构第42-52页
    一、初中生利他行为内在构成的基本分析结构第42-49页
    二、影响初中生利他行为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分析结构第49-51页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四章 实践活动构成要素视域下的初中生利他行为第52-73页
    一、初中生利他行为的受助对象及内容第52-58页
        (一) 初中生利他行为的概率及受助对象第52-56页
        (二) 初中生利他行为的内容第56-58页
    二、初中生利他行为的情境特征第58-65页
        (一) 两难选择和竞争压力下的初中生利他行为特征第58-61页
        (二) 不同情境中初中生利他行为的判断依据第61-62页
        (三) 初中生对利他行为情境压力的认知第62-65页
    三、初中生利他行为的方式、目的与动机、强度和智慧特征第65-70页
        (一) 初中生利他行为的方式第65-67页
        (二) 初中生利他行为的目的与动机第67-68页
        (三) 初中生利他行为的强度特征和智慧特征第68-70页
    本章小结第70-73页
第五章 心理活动构成要素视域下的初中生利他行为第73-79页
    一、初中生利他行为的价值认知第73-74页
    二、初中生利他行为的感受特征第74-75页
    三、初中生利他行为的意志特征第75-76页
    四、初中生利他认知与利他行为之间的关系特征第76-78页
    本章小结第78-79页
第六章 初中生利他行为的差异性分析第79-108页
    一、性别与初中生的利他行为第79-81页
        (一) 性别与初中生利他行为的智慧特征第79-80页
        (二) 性别与初中生利他行为的感受特征第80-81页
    二、是否是独生子女与初中生的利他行为第81-90页
        (一) 是否是独生子女与初中生利他行为的对象与内容第82-84页
        (二) 是否是独生子女与不同情境下初中生利他行为表现特征第84-87页
        (三) 是否是独生子女与初中生利他行为的目的与动机第87页
        (四) 是否是独生子女与初中生利他行为的强度特征和智慧特征第87-89页
        (五) 是否是独生子女与初中生利他行为的价值认知第89-90页
    三、城乡居住环境与初中生的利他行为第90-98页
        (一) 城乡居住环境与初中生利他行为的对象与内容第90-93页
        (二) 城乡居住环境与初中生利他行为的方式第93-96页
        (三) 城乡居住环境与初中生利他行为的强度特征和智慧特征第96-97页
        (四) 城乡居住环境与初中生利他行为的意志特征第97-98页
    四、父母的个人情况与初中生的利他行为第98-103页
        (一) 父母学历与初中生利他行为的方式第99-102页
        (二) 父母学历与初中生利他知行的关系特征第102-103页
    五、初中生的其它个人情况与他们的利他行为第103-105页
        (一) 是否是班级干部与初中生利他行为的智慧特征第103-104页
        (二) 学习成绩与初中生利他行为的意志特征第104-105页
    本章小结第105-108页
第七章 学校教育方式和环境支持对初中生利他行为的影响第108-116页
    一、学校教育方式对初中生利他行为的影响第108-111页
    二、环境支持对初中生利他行为的影响第111-115页
    本章小結第115-116页
第八章 促进初中生利他行为的教育策略第116-133页
    一、构建具有鲜明针对性的促进初中生利他行为发展的教育策略第116-123页
        (一) 针对不同个人情况的初中生的有效利他行为改善策略第116-120页
        (二) 加强初中生在利他行为薄弱领域-公共领域利他行为品质的改进第120-121页
        (三) 促进初中生利他行为方式多样化发展第121-122页
        (四) 强化对初中生利他行为的情境特征和意志特征的正向指引第122-123页
    二、构建初中生“认知-观察-实践”模式的利他行为教育策略第123-127页
        (一) 提高初中生对利他行为的具体认知能力第123-124页
        (二) 引导初中生重视对榜样利他行为的有效观察第124-126页
        (三) 提升初中生利他行为相关实践的参与度第126-127页
    三、构建以“整合环境支持力量”为核心的初中生利他行为教育策略第127-132页
        (一) 提升学校道德环境支持的实效性以促进初中生利他行为的发展第128-129页
        (二) 优化社会环境的利他氛围以促进初中生利他品质的生发第129-130页
        (三) 重视父母在家庭环境中对初中生利他品质培育的重要性第130-132页
    本章小结第132-133页
结语第133-138页
    一、研究结论第133-136页
    二、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第136-138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138-146页
    一、著作类第138-142页
        (一) 中文著作第138-141页
        (二) 外文著作第141-142页
    二、论文类第142-145页
        (一) 中文论文第142-144页
        (二) 外文论文第144-145页
    三、报纸和网络类第145-146页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论文情况第146-147页
致谢第147-148页

论文共1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民族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创新研究
下一篇:转型时期非农就业对农户农业生产的影响--基于新劳动力迁移经济学的分析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