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各种汽车论文--各种能源汽车论文--电动汽车论文

基于液冷的错列式平行流电池热管理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24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10-14页
    1.2 电池单体产热模型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 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研究现状第16-22页
        1.3.1 电池热管理国内研究现状第18-21页
        1.3.2 电池热管理国外研究现状第21-22页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第22-23页
    1.5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2章 锂离子电池的基本生热及传热特性分析第24-34页
    2.1 锂离子电池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第24-28页
        2.1.1 锂离子电池的基本结构第24-27页
        2.1.2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第27-28页
    2.2 锂离子电池的生热机理分析第28-30页
        2.2.1 锂离子电池的生热机理第28-29页
        2.2.2 锂离子电池生热速率的确定第29-30页
    2.3 锂离子电池的传热特性分析第30-33页
        2.3.1 电池内部传热分析第30页
        2.3.2 电池外部传热分析第30-32页
        2.3.3 锂离子电池热物性参数的确定第32-33页
    2.4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3章 电池组冷却系统的设计及实验研究第34-43页
    3.1 冷却结构的选型与设计第34-36页
    3.2 实验验证系统第36-42页
        3.2.1 实验原理和试验台的搭建第36-37页
        3.2.2 温度传感器的标定第37-41页
        3.2.3 实验和仿真数据对比第41-42页
    3.3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4章 锂离子电池组液体冷却方案的数值仿真研究第43-64页
    4.1 建模与边界条件的设置第43-48页
    4.2 流动特性分析第48-50页
    4.3 电池表面温度均匀性第50-52页
    4.4 液流入口温度对电池组温度场影响分析第52-56页
    4.5 液流入口流量对电池组温度场影响分析第56-61页
    4.6 放电倍率对电池组温度场影响分析第61-62页
    4.7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第5章 冷却换热系统优化第64-72页
    5.1 优化模型的创建第64-65页
    5.2 优化后的冷却换热系统电池组温度场分析第65-70页
    5.3 优化后模型不同放电倍率下电池组温度场分析第70页
    5.4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第6章 结论第72-74页
    6.1 全文总结第72-73页
    6.2 展望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轿车燃油泵流动诱导噪声建模与分析
下一篇:基于聚类算法的汽车行驶工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