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研究--以温州市永嘉县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4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1.4.1 研究对象的创新 | 第16页 |
1.4.2 研究内容的创新 | 第16-17页 |
2 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7-25页 |
2.1 关键概念界定 | 第17-19页 |
2.1.1 基层公务员的界定 | 第17-18页 |
2.1.2 激励机制的界定 | 第18-19页 |
2.2 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的理论基础 | 第19-25页 |
2.2.1 西方人性假设理论 | 第19-20页 |
2.2.2 西方传统激励理论 | 第20-23页 |
2.2.3 我国的公务员激励思想 | 第23-25页 |
3 永嘉县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现状与成效 | 第25-30页 |
3.1 基本概况 | 第25-27页 |
3.1.1 永嘉县基本情况 | 第25-26页 |
3.1.2 问卷调查设计 | 第26页 |
3.1.3 调查问卷回收情况 | 第26-27页 |
3.2 永嘉县现行公务员激励机制取得的成效 | 第27-30页 |
3.2.1 管理理念逐步科学化 | 第27-28页 |
3.2.2 激励方式逐渐规范化 | 第28-29页 |
3.2.3 激励环境逐步优化 | 第29-30页 |
4 永嘉县公务员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30-42页 |
4.1 永嘉县公务员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30-39页 |
4.1.1 公务员激励理念落后 | 第30-31页 |
4.1.2 公务员激励制度不健全 | 第31-38页 |
4.1.3 公务员激励机制的执行力不够 | 第38-39页 |
4.2 永嘉县公务员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成因分析 | 第39-42页 |
4.2.1 历史背景方面的原因 | 第39-40页 |
4.2.2 文化观念方面的原因 | 第40页 |
4.2.3 政治环境方面的原因 | 第40页 |
4.2.4 经济环境方面的原因 | 第40-42页 |
5 完善永嘉县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建议 | 第42-50页 |
5.1 完善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原则 | 第42-43页 |
5.1.1 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原则 | 第42页 |
5.1.2 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原则 | 第42页 |
5.1.3 内激励与外激励相结合原则 | 第42-43页 |
5.1.4 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相结合原则 | 第43页 |
5.2 深化需求分析,完善基层公务员激励制度 | 第43-47页 |
5.2.1 完善薪酬制度 | 第43-44页 |
5.2.2 完善考核制度 | 第44-45页 |
5.2.3 完善晋升制度 | 第45页 |
5.2.4 完善培训制度 | 第45-46页 |
5.2.5 完善奖惩制度 | 第46-47页 |
5.3 引入基层公务员激励创新机制 | 第47-50页 |
5.3.1 实行轮岗待岗,建立风险激励制度 | 第47页 |
5.3.2 强化组织氛围,构建文化激励制度 | 第47-48页 |
5.3.3 重视心理健康,创建危机干预制度 | 第48-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附录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