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城乡金融组织论文

农信社改革问题研究--以H省农信社为例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1 引言第10-15页
    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3 国内外研究第11-12页
        1.3.1 国外研究第11页
        1.3.2 国内研究第11-12页
        1.3.3 研究综述第12页
    1.4 相关概念界定第12-13页
        1.4.1 合作经济第12-13页
        1.4.2 合作金融第13页
        1.4.3 农村合作金融第13页
    1.5 研究方法与思路第13-14页
        1.5.1 研究方法第13页
        1.5.2 研究思路第13-14页
    1.6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14-15页
        1.6.1 创新点第14页
        1.6.2 存在的不足第14-15页
2 我国农信社改革回顾第15-21页
    2.1 我国农信社改革历程第15-18页
        2.1.1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建立(1951—1957 年)第15页
        2.1.2 停滞、动荡阶段(1958—1977 年)第15-16页
        2.1.3 农业银行管理阶段(1978—1996 年)第16-17页
        2.1.4 人民银行托管阶段(1997—2003 年)第17页
        2.1.5 深化改革阶段(2003 年至今)第17-18页
    2.2 我国农信社改革取得的成就第18-21页
        2.2.1 新的监督管理框架基本形成第18-19页
        2.2.2 推行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第19页
        2.2.3 摆脱了历史包袱第19-21页
3 经验借鉴第21-24页
    3.1 国外合作金融成功案例第21-22页
        3.1.1 德国的合作金融模式第21页
        3.1.2 美国的合作金融模式第21-22页
        3.1.3 日本的合作金融模式第22页
    3.2 国外合作金融对我国农信社改革的启示第22-24页
        3.2.1 理清产权关系完善治理结构第22-23页
        3.2.2 因地制宜发展多元化合作金融第23页
        3.2.3 完善监管和风险防范体系第23页
        3.2.4 政府应当秉承保护的政策第23-24页
4 H省农信社现状及面临的问题第24-29页
    4.1 H省农信社概况第24-25页
    4.2 H省农信社目前面临的问题第25-29页
        4.2.1 农信社法人治理架构有名无实第25-26页
        4.2.2 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不彻底第26页
        4.2.3 省联社管理职能与股权结构相冲突第26-27页
        4.2.4 向商业银行改制过程中支农职能弱化第27-28页
        4.2.5 农信社县域经营的局限性面临外部市场的挑战第28页
        4.2.6 农信社经营中面临政策歧视第28-29页
5 深化农信社改革对策性建议第29-33页
    5.1 完善法人治理框架,加强监督管理第29-30页
    5.2 因地制宜推进产权制度改革第30页
    5.3 建立完善的省联社体制第30-31页
    5.4 建立涉农资不良资产风险补偿机制第31-32页
    5.5 构建良好的经营环境第32页
    5.6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第32-33页
结论第33-34页
参考文献第34-36页
致谢第36-37页

论文共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现代金融体系下的我国反洗钱监管研究
下一篇:LY银行国际业务发展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