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3页 |
1 引言 | 第13-18页 |
·选题背景 | 第13-14页 |
·经济快速发展条件下,摄影设备的普及 | 第13页 |
·个性化旅游时代的到来 | 第13页 |
·各式各样的摄影基地的成立,摄影旅游的蓬勃发展 | 第13-14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4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4-15页 |
·文献研究法 | 第14页 |
·多学科融合法 | 第14页 |
·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 第14-15页 |
·实地调查法与访谈法 | 第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 | 第15页 |
·研究思路 | 第15-17页 |
·问卷设计 | 第15-16页 |
·问卷的发放与收集 | 第16页 |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第16-17页 |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2 旅游与摄影的相关研究综述 | 第18-24页 |
·国外摄影旅游研究 | 第18-20页 |
·摄影与旅游的关系 | 第18页 |
·游客摄影的动机和行为特征 | 第18-19页 |
·西方学者对照相机镜头前的旅游地原住民显示出浓厚的研究兴趣 | 第19-20页 |
·摄影(图片)在目的地营销方面的功效普遍得到研究者认同[24-25] | 第20页 |
·国内摄影旅游的发展 | 第20-23页 |
·对于摄影与旅游的关系 | 第20页 |
·旅游摄影的概念、特征、内容、功效 | 第20-21页 |
·摄影节事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 | 第21页 |
·针对摄影节组织者和游客双方的动机 | 第21-22页 |
·对摄影旅游的初步研究 | 第22-23页 |
·综述总结 | 第23-24页 |
3 摄影旅游基础理论概述 | 第24-34页 |
·摄影旅游的概念 | 第24页 |
·摄影旅游的产生 | 第24-25页 |
·摄影旅游与旅游摄影的区别与联系 | 第25-26页 |
·摄影旅游与常规旅游的区别 | 第26-27页 |
·摄影旅游与背包旅游、自驾车旅游的比较 | 第27-28页 |
·摄影旅游的特点 | 第28-29页 |
·摄影设备专业性强,旅游消费能力较强 | 第28页 |
·摄影旅游者虽人数有限,但重游率较高 | 第28页 |
·摄影旅游者旅游目的较为明确 | 第28页 |
·摄影旅游具有较强的季节性 | 第28-29页 |
·摄影旅游的分类 | 第29-30页 |
·摄影旅游的价值 | 第30-31页 |
·摄影旅游的艺术价值 | 第30页 |
·摄影旅游的经济价值 | 第30-31页 |
·摄影旅游的旅游价值 | 第31页 |
·开发摄影旅游的意义[40] | 第31-34页 |
·吸引海内外摄影旅游者的视线,为旅游地带来丰富的客源 | 第31页 |
·摄影旅游具有旅游目的地形象宣传功能 | 第31-32页 |
·发现旅游资源,吸引其他游客前往 | 第32页 |
·促进观光旅游,休闲旅游等的发展,发展地方经济 | 第32页 |
·促进摄影旅游地的生态环境保护 | 第32-33页 |
·有利于文化事业发展,提高国民素质,赋予艺术气息 | 第33-34页 |
4 元阳摄影旅游者基本行为特征研究 | 第34-47页 |
·元阳摄影旅游者客源基本结构 | 第34-38页 |
·地域结构 | 第34页 |
·性别、年龄及受教育结构 | 第34-36页 |
·职业及经济收入结构 | 第36-38页 |
·游客行为特点 | 第38-47页 |
·出游方式 | 第38-40页 |
·平均每天花费 | 第40-41页 |
·投入在摄影装备上的花费 | 第41-42页 |
·重游率 | 第42-43页 |
·元阳摄影旅游者主要目的和其他目的 | 第43-45页 |
·了解元阳信息的途径 | 第45-46页 |
·摄影旅游者对元阳的旅游服务质量评价 | 第46-47页 |
5 云南省元阳县摄影旅游开发的SWOT 分析 | 第47-55页 |
·元阳发展摄影旅游产品的优势 | 第47-49页 |
·资源优势 | 第47-48页 |
·市场优势 | 第48-49页 |
·劣势分析 | 第49-50页 |
·交通可通达性差 | 第49页 |
·旅游基础设施及综合接待条件差 | 第49-50页 |
·机会分析 | 第50-52页 |
·西部大开发的机遇 | 第50页 |
·政府对旅游业的高度重视,为摄影旅游的开展创造了机遇 | 第50页 |
·影视作品“制造声色” | 第50-51页 |
·申报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 第51页 |
·昆曼、滇越国际大通道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 | 第51页 |
·引进云南世博集团,以国有资本推动元阳旅游产业的发展 | 第51-52页 |
·威胁分析 | 第52-53页 |
·旅游人才匮乏 | 第52页 |
·哈尼文化正在消失 | 第52页 |
·当地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矛盾 | 第52-53页 |
·SWOT 矩阵构建及分析 | 第53-55页 |
·优势一机会组合 | 第53页 |
·优势一威胁组合 | 第53页 |
·劣势一机会组合 | 第53-54页 |
·劣势一威胁组合 | 第54-55页 |
6 元阳县摄影旅游产品开发 | 第55-64页 |
·元阳县摄影旅游目标市场定位 | 第55-56页 |
·依据客源市场的地域特征进行市场定位 | 第55-56页 |
·依据人口学、社会学特征进行市场定位 | 第56页 |
·元阳摄影旅游产品开发的原则 | 第56-57页 |
·市场导向原则 | 第56-57页 |
·可持续发展原则 | 第57页 |
·以人为本原则 | 第57页 |
·精品工程原则 | 第57页 |
·元阳县摄影旅游产品设计 | 第57-61页 |
·元阳县摄影旅游产品现状 | 第57-58页 |
·元阳县摄影旅游单项旅游产品开发 | 第58-60页 |
·综合旅游产品策划 | 第60-61页 |
·元阳县摄影旅游开发的市场营销策略及其组合 | 第61-64页 |
·营销战略 | 第61-63页 |
·旅游景区营销策略 | 第63-64页 |
7 总结 | 第64-65页 |
附表:关于元阳摄影旅游者旅游行为调查问卷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