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9页 |
一、“凶宅”买卖纠纷的实践案例 | 第9-12页 |
(一) 孙某某与李某夫妇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 | 第9页 |
(二) 陈霞与杨富强、杨焱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 | 第9-10页 |
(三) 李子江、商健萍、李佳与时庆民等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 | 第10-12页 |
二、“凶宅”买卖概述 | 第12-16页 |
(一) “凶宅”的界定 | 第12-14页 |
(二) “凶宅”买卖与忌讳心理 | 第14-16页 |
三、“凶宅”买卖合同的效力 | 第16-23页 |
(一) “凶宅”买卖合同效力的实践样态 | 第16-19页 |
1. 认可合同效力 | 第16-17页 |
2. 否定合同效力 | 第17-18页 |
3. 撤销合同 | 第18-19页 |
(二) “凶宅”买卖合同效力的理论分歧 | 第19-21页 |
1. 合同可撤销、变更 | 第19-20页 |
2. 合同有效 | 第20-21页 |
(三) “凶宅”买卖合同的效力分析 | 第21-23页 |
四、“凶宅”买卖纠纷中买受人的救济 | 第23-32页 |
(一) 以缔约过失责任救济买受人 | 第23-25页 |
(二) 以违约责任救济买受人 | 第25-29页 |
1. 瑕疵担保责任与违约救济 | 第26-28页 |
2. “凶宅”买卖纠纷中的违约救济 | 第28-29页 |
(三) “凶宅”买卖纠纷中房屋中介的责任 | 第29-32页 |
结论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致谢 | 第35-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