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案情介绍及争议焦点 | 第10-19页 |
1.1 基本案情 | 第10-15页 |
1.1.1 人民检察院指控 | 第10-12页 |
1.1.2 被告人的辩解及辩护人的辩护意见 | 第12-14页 |
1.1.3 法院判决 | 第14-15页 |
1.2 争议焦点:以严某浩为首的组织是否属于黑社会性质组织? | 第15-19页 |
第二章 争议焦点解析 | 第19-33页 |
2.1 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法律界定 | 第19-23页 |
2.2 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四个特征是缺一不可的有机统一整体 | 第23-26页 |
2.2.1 组织特征与经济特征的关系 | 第23-24页 |
2.2.2 组织特征与行为特征的关系 | 第24页 |
2.2.3 组织特征与危害性特征的关系 | 第24页 |
2.2.4 经济特征与行为特征的关系 | 第24-25页 |
2.2.5 经济特征与危害性特征的关系 | 第25页 |
2.2.6 行为特征与危害性特征的关系 | 第25-26页 |
2.3 以严某浩为首的组织属于黑社会性质组织 | 第26-33页 |
2.3.1 关于本案黑社会性质组织之组织特征的认定 | 第26-28页 |
2.3.2 关于本案黑社会性质组织之危害性特征的认定 | 第28-30页 |
2.3.3 关于本案黑社会性质组织之经济特征的认定 | 第30-31页 |
2.3.4 关于本案黑社会性质组织之行为特征的认定 | 第31-33页 |
第三章 由本案引发的思考及建议 | 第33-38页 |
3.1 关于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相关问题思考 | 第33-36页 |
3.1.1 造成黑社会性质组织司法认定困境的原因 | 第33-34页 |
3.1.2 对惩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对策及相关问题的思考 | 第34-36页 |
3.2 关于法官运用法律解释方法的思考 | 第36-38页 |
结束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