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最终外观检查机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外观检查机的发展概况及现状 | 第9-14页 |
·线路板行业的需求 | 第9-11页 |
·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 | 第11-14页 |
·国外及台湾地区发展现状 | 第11-14页 |
·国内发展现状 | 第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外观检查机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第16-38页 |
·外观检查机典型系统构成 | 第16-17页 |
·物理光学的影响 | 第17-19页 |
·电磁辐射的影响 | 第17-18页 |
·光源类型的影响 | 第18-19页 |
·照明方式的影响 | 第19-27页 |
·光与被测物的相互作用分析 | 第19-21页 |
·光谱作用的影响 | 第21-23页 |
·光方向性相互作用分析 | 第23-27页 |
·成像系统的影响 | 第27-34页 |
·景深的影响 | 第27-30页 |
·像差的影响 | 第30-34页 |
·CCD 传感器的影响 | 第34-38页 |
·CCD 传感器尺寸的影响 | 第34页 |
·CCD 性能的影响 | 第34-38页 |
第三章 手动光电外观检查机系统分析 | 第38-47页 |
·系统检测流程分析 | 第39页 |
·系统功能和特色 | 第39-40页 |
·系统主要功能描述 | 第39-40页 |
·系统特色 | 第40页 |
·系统软件需求分析 | 第40-41页 |
·系统需求分析 | 第40-41页 |
·工程分解 | 第41页 |
·系统结构分析 | 第41-43页 |
·系统软件结构分析 | 第43-45页 |
·软件设计平台分析 | 第43页 |
·系统软件设计原则 | 第43-45页 |
·软件工作流程分析 | 第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四章 手动光电外观检查机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 第47-66页 |
·软件系统结构设计 | 第47页 |
·软件的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 | 第47-65页 |
·通信模块 | 第47-48页 |
·图像显示 | 第48-50页 |
·系统操作 | 第50-53页 |
·数据库 | 第53-56页 |
·图像检测 | 第56-59页 |
·操作界面 | 第59-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手动光电外观检查机光学系统设计与定型 | 第66-75页 |
·成像器件选型设计 | 第66-71页 |
·确定相机类型 | 第66-67页 |
·相机选型 | 第67-70页 |
·确定成像颜色 | 第67-69页 |
·确定相机参数 | 第69-70页 |
·镜头选型 | 第70-71页 |
·照明系统选型 | 第71-73页 |
·小结 | 第73-75页 |
第六章 外观检查机的算法设计 | 第75-103页 |
·外观检查机图像分割算法 | 第75-83页 |
·外观检查机中的形态学算法 | 第83-98页 |
·区域形态学 | 第83-98页 |
·LAB 色域空间的引入 | 第98-99页 |
·外观检查机中的分水岭算法 | 第99-103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103-105页 |
致谢 | 第105-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10页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10-111页 |
个人简历 | 第111-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