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论文

习近平权力观研究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1章 绪论第11-17页
    1.1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1.1 理论意义第11页
        1.1.2 实践意义第11-12页
    1.2 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5-17页
        1.3.1 研究思路第15页
        1.3.2 研究方法第15页
        1.3.3 创新之处第15-17页
第2章 习近平权力观的形成第17-29页
    2.1 习近平权力观形成的时代背景第17-19页
        2.1.1 国际背景第17-18页
        2.1.2 国内背景第18-19页
    2.2 习近平权力观形成的理论来源第19-24页
        2.2.1 马克思主义权力观第20-22页
        2.2.2 中国传统文化的有益成分第22-23页
        2.2.3 西方政治理论的合理因素第23-24页
    2.3 习近平权力观的形成过程第24-29页
        2.3.1 主政地方之前第25-26页
        2.3.2 地方工作时期第26-27页
        2.3.3 中央工作时期第27-29页
第3章 习近平权力观的主要内容第29-43页
    3.1 权力主体观第29-31页
        3.1.1 人民是权力的主体第29-30页
        3.1.2 权力来源于人民第30页
        3.1.3 人民授权与党组织授权的关系第30-31页
    3.2 权力价值观第31-34页
        3.2.1 权力的价值取向第31-32页
        3.2.2 权力的价值标准第32-33页
        3.2.3 权力的价值路径第33-34页
    3.3 权力行使观第34-37页
        3.3.1 依法用权第34-35页
        3.3.2 合理用权第35-36页
        3.3.3 公正用权第36-37页
    3.4 权力制约观第37-43页
        3.4.1 法律制约第37-38页
        3.4.2 道德制约第38-39页
        3.4.3 组织制约第39-40页
        3.4.4 社会制约第40-43页
第4章 习近平权力观的基本特点第43-57页
    4.1 时代性第43-46页
        4.1.1 体现时代特征第43-44页
        4.1.2 反映时代要求第44-45页
        4.1.3 着眼未来发展第45-46页
    4.2 人民性第46-49页
        4.2.1 坚持以人民幸福为目标第46-47页
        4.2.2 坚持以人民力量为依靠第47-48页
        4.2.3 坚持以人民立场为原则第48-49页
    4.3 务实性第49-52页
        4.3.1 符合实际,实事求是第50-51页
        4.3.2 语言朴实,通俗易通第51-52页
        4.3.3 求真务实,造福人民第52页
    4.4 传承性第52-57页
        4.4.1 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权力人民属性第53页
        4.4.2 挖掘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第53-54页
        4.4.3 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理论第54-57页
第5章 习近平权力观的时代价值第57-65页
    5.1 理论价值第57-61页
        5.1.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权力观第57-59页
        5.1.2 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建设理论第59-61页
    5.2 实践价值第61-65页
        5.2.1 有助于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第61-62页
        5.2.2 有助于党风廉洁建设的推进第62-63页
        5.2.3 有助于良好政治生态的构建第63-65页
结论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3页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第73-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河间市社区建设对策研究
下一篇:传统家训中优良思想对新时期家风构建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