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绪论 | 第13-29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5-23页 |
1.2.1 国外研究 | 第15-17页 |
1.2.2 国内研究 | 第17-23页 |
1.2.3 研究述评 | 第23页 |
1.3 研究问题 | 第23-24页 |
1.3.1 高铁对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 | 第24页 |
1.3.2 高铁影响下京津冀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变化 | 第24页 |
1.3.3 高铁影响下未来京津冀区域空间结构演变趋势 | 第24页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 第24-27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1.4.2 技术路线图 | 第26-27页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创新 | 第27-29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27页 |
1.5.2 研究创新 | 第27-29页 |
2 旅游空间结构演变理论基础 | 第29-37页 |
2.1 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 | 第29-32页 |
2.1.1 旅游空间结构 | 第29-30页 |
2.1.2 相关理论 | 第30-32页 |
2.2 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 | 第32-33页 |
2.2.1 资源因素 | 第32页 |
2.2.2 交通因素 | 第32页 |
2.2.3 经济因素 | 第32-33页 |
2.2.4 社会因素 | 第33页 |
2.3 高铁对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影响机制 | 第33-37页 |
2.3.1 高铁影响旅游者出游意愿 | 第34页 |
2.3.2 高铁影响旅游客源市场格局 | 第34页 |
2.3.3 高铁影响旅游资源吸引力 | 第34-35页 |
2.3.4 高铁影响旅游产业要素布局 | 第35-37页 |
3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设计 | 第37-49页 |
3.1 研究区概况 | 第37-43页 |
3.1.1 京津冀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 第37-39页 |
3.1.2 京津冀高速铁路发展概况 | 第39-41页 |
3.1.3 京津冀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影响因素的变化分析 | 第41-43页 |
3.2 研究设计 | 第43-49页 |
3.2.1 研究前的说明 | 第43页 |
3.2.2 研究内容 | 第43-44页 |
3.2.3 方法与指标选取说明 | 第44-46页 |
3.2.4 研究方法具体内容 | 第46-49页 |
4 2005-2014年高铁影响下京津冀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变分析 | 第49-75页 |
4.1 京津冀区域空间结构形态分析 | 第49-57页 |
4.1.1 数据来源 | 第49页 |
4.1.2 旅游区位重心变化分析 | 第49-52页 |
4.1.3 区域旅游中心性变化 | 第52-53页 |
4.1.4 旅游空间集聚程度变化 | 第53-57页 |
4.2 京津冀区域旅游空间相互作用分析 | 第57-67页 |
4.2.1 数据来源 | 第57-58页 |
4.2.2 平均旅行时间 | 第58-60页 |
4.2.3 旅游经济联系强度 | 第60-67页 |
4.3 京津冀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演化阶段分析 | 第67-75页 |
4.3.1 阶段划分标准与结果 | 第67-69页 |
4.3.2 各阶段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分析 | 第69-75页 |
5 京津冀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预测及旅游发展建议 | 第75-85页 |
5.1 京津冀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预测 | 第75-80页 |
5.1.1 未来京津冀高铁布局情况 | 第75-78页 |
5.1.2 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化趋势 | 第78-80页 |
5.2 高铁背景下京津冀旅游发展建议 | 第80-85页 |
5.2.1 整体建议 | 第80-83页 |
5.2.2 边缘区城市旅游发展建议 | 第83-85页 |
6 结论与不足 | 第85-89页 |
6.1 结论 | 第85-86页 |
6.2 不足 | 第86-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3页 |
附录A | 第93-94页 |
附录B | 第94-99页 |
附录C | 第99-109页 |
作者简历 | 第109-113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