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特种结构论文--抗震动结构、防灾结构论文--耐震、隔震、防爆结构论文

带侧板刚节点抗震性能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8页
    1.1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第8-9页
    1.2 钢框架梁柱连接概述第9-11页
        1.2.1 梁柱连接分类及刚性连接判别准则第9-10页
        1.2.2 梁柱刚性连接延性要求第10-11页
        1.2.3 梁柱刚性连接的主要形式第11页
    1.3 塑性铰外移方法研究现状第11-15页
        1.3.1 削弱梁截面型节点第11-13页
        1.3.2 梁端加强型节点第13-15页
    1.4 带侧板刚节点研究现状第15-16页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6-18页
第二章 基本理论第18-26页
    2.1 非线性基本理论第18-20页
        2.1.1 几何非线性第18页
        2.1.2 材料非线性第18-20页
        2.1.3 接触问题第20页
    2.2 ANSYS 软件简介及建模中的关键问题第20-23页
        2.2.1 ANSYS 软件简介第20-21页
        2.2.2 单元类型第21页
        2.2.3 结构非线性分析第21-23页
    2.3 节点的滞回性能第23-26页
        2.3.1 滞回曲线第23页
        2.3.2 骨架曲线和延性第23-24页
        2.3.3 刚度退化第24-25页
        2.3.4 结构耗能第25-26页
第三章 带侧板刚节点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和有限元模拟第26-33页
    3.1 带侧板刚节点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第26-30页
        3.1.1 试验概况第26页
        3.1.2 试件设计第26-27页
        3.1.3 材性试验数据和测点布置第27-28页
        3.1.4 试验装置及加载制度第28-29页
        3.1.5 试验现象第29页
        3.1.6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29-30页
    3.2 试验的 ANSYS 有限元模拟第30-33页
        3.2.1 引言第30页
        3.2.2 模拟过程和结果第30-33页
第四章 带侧板刚节点多参数拓展分析第33-60页
    4.1 各组模型的几何特征第33-34页
    4.2 建立有限元模型第34-35页
    4.3 有限元参数分析结果第35-58页
        4.3.1 梁柱尺寸的影响第35-41页
        4.3.2 侧板厚度的影响第41-46页
        4.3.3 盖板厚度的影响第46-50页
        4.3.4 侧板长度的影响第50-54页
        4.3.5 梁柱间隙的影响第54-58页
    4.4 节点屈服荷载的计算公式第58-60页
        4.4.1 公式的推导第58-59页
        4.4.2 公式的验证第59-60页
第五章 带侧板刚节点与传统全焊刚节点抗震性能对比第60-65页
    5.1 建立有限元模型第60页
    5.2 有限元计算结果第60-65页
        5.2.1 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第60-62页
        5.2.2 延性和刚度退化第62页
        5.2.3 耗能系数第62-63页
        5.2.4 应力和应变分析第63-65页
结论与展望第65-68页
    结论第65-66页
    展望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1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1-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皖北农村村委会民主选举问题研究
下一篇:老挝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