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欺诈行为的刑法定性
摘要 | 第1-8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一、诉讼欺诈行为的概述 | 第9-15页 |
(一) 经典案例 | 第9-10页 |
(二) 诉讼欺诈行为的概念 | 第10-12页 |
1、日本法学界的界定 | 第10页 |
2、中国法学界的界定 | 第10-11页 |
3、笔者的观点 | 第11-12页 |
(三) 诉讼欺诈行为的表现形式和特征 | 第12-15页 |
1、诉讼欺诈行为的表现形式 | 第12-13页 |
2、诉讼欺诈的行为特征 | 第13-15页 |
二、诉讼欺诈行为的定性之争 | 第15-18页 |
(一) 国外情形 | 第15-16页 |
1、日本理论界的观点 | 第15页 |
2、各国的立法状况 | 第15-16页 |
(二) 国内现状 | 第16-18页 |
1、学术观点 | 第16-17页 |
2、司法实践 | 第17-18页 |
三、诉讼欺诈行为的定性分析 | 第18-27页 |
(一) 诉讼欺诈行为入罪化的应然性 | 第18-20页 |
1、诉讼欺诈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 第18页 |
2、诉讼欺诈行为入罪符合期待可能性 | 第18-19页 |
3、诉讼欺诈行为入罪是部门法横向协调的需求 | 第19-20页 |
4、诉讼欺诈行为入罪能进一步完善刑法体系 | 第20页 |
(二) 对我国学者观点的评析 | 第20-23页 |
1、诉讼欺诈行为不成立诈骗罪 | 第20-22页 |
2、对最高检察院《答复》的评议 | 第22-23页 |
(三) 诉讼欺诈行为的罪名设计 | 第23-27页 |
1、罪名设立分析 | 第24-25页 |
2、增设“恶意诉讼罪” | 第25-27页 |
结论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0页 |
致谢 | 第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