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19页 |
1.1 引言 | 第9页 |
1.2 奶牛乳房炎疫苗的研究进展 | 第9-14页 |
1.2.1 金黄色葡萄球菌疫苗的研究进展 | 第9-13页 |
1.2.2 奶牛乳房炎大肠杆菌疫苗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3 革兰氏阴性菌表面展示系统的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7-19页 |
第二章 表面展示S.aureus TRAP的E.coli BL21菌株构建 | 第19-41页 |
2.1 材料 | 第19-22页 |
2.1.1 质粒及菌株 | 第19页 |
2.1.2 工具酶及化学试剂 | 第19-20页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0-22页 |
2.2 方法 | 第22-30页 |
2.2.1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22页 |
2.2.2 模板DNA的获取 | 第22-23页 |
2.2.3 重组质粒pCT和pC的构建 | 第23-29页 |
2.2.4 TRAP蛋白表面定位的鉴定 | 第29页 |
2.2.5 实验数据处理 | 第29-30页 |
2.3 结果 | 第30-38页 |
2.3.1 PCR扩增结果 | 第30页 |
2.3.2 重叠延伸PCR方法融合OmpC和TRAP的基因 | 第30-31页 |
2.3.3 重组质粒鉴定结果 | 第31-32页 |
2.3.4 重组菌株BL21/pCT和BL21/pC测序鉴定结果 | 第32-36页 |
2.3.5 重组菌株BL21/pCT和BL21/pC的生长曲线测定结果 | 第36页 |
2.3.6 重组菌株Western-blotting检测结果 | 第36-37页 |
2.3.7 重组菌株全菌体ELISA检测结果 | 第37-38页 |
2.4 讨论 | 第38-41页 |
第三章 重组菌株BL21/pCT的免疫原性 | 第41-59页 |
3.1 材料 | 第41页 |
3.1.1 菌株和实验动物 | 第41页 |
3.1.2 工具酶和化学试剂 | 第41页 |
3.1.3 主要仪器 | 第41页 |
3.2 方法 | 第41-47页 |
3.2.1 免疫抗原的制备 | 第41-42页 |
3.2.2 试验动物分组及免疫接种 | 第42-43页 |
3.2.3 免疫接种小鼠攻毒 | 第43页 |
3.2.4 间接ELISA测定抗体水平 | 第43-44页 |
3.2.5 抗体亚类的检测 | 第44-45页 |
3.2.6 细胞因子的检测 | 第45-47页 |
3.2.7 数据统计分析 | 第47页 |
3.3 结果 | 第47-55页 |
3.3.1 TRAP蛋白纯化结果 | 第47-48页 |
3.3.2 小鼠攻毒试验结果 | 第48-49页 |
3.3.3 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检测结果 | 第49-51页 |
3.3.4 抗体亚类的检测结果 | 第51-52页 |
3.3.5 细胞因子检测结果 | 第52-55页 |
3.4 讨论 | 第55-59页 |
第四章 全文结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9页 |
致谢 | 第69-71页 |
附录 | 第71-77页 |
个人简介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