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水利枢纽、水工建筑物论文--挡水坝论文--混凝土坝论文

百色3B坝段应力应变及稳定性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概论第9-18页
    1.1 论文选题的依据及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5页
        1.2.1 重力坝应力分析分析第10-12页
            1.2.1.1 材料力学法第10-11页
            1.2.1.2 弹性理论法第11-12页
        1.2.2 重力坝稳定性问题的研究方法第12-15页
            1.2.2.1 刚体极限平衡法第12页
            1.2.2.2 数值分析法第12-14页
            1.2.2.3 模型试验法第14-15页
    1.3 百色3B坝段的结构特点第15-16页
    1.4 本文研究的技术线路第16-18页
第二章 非线性有限元基本理论第18-27页
    2.1 岩体强度及本构模型第18-20页
        2.1.1 沿断续节理裂隙面方向定向破坏条件第18-19页
        2.1.2 沿非裂隙面方向破坏准则第19-20页
    2.2 软弱结构面非线性分析模型第20页
    2.3 坝基岩体稳定安全系数计算方法第20-22页
        2.3.1 点强度储备安全系数第20-22页
        2.3.2 坝基整体超载安全系数第22页
        2.3.3 坝基综合安全系数第22页
    2.4 有限元后处理等值线图批处理程序第22-26页
        2.4.1 关于surfer8.0第22页
        2.4.2 Surfer8.0的自动化功能第22-23页
        2.4.3 有限元后处理等值线图批处理程序第23-26页
    2.5 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程序第26-27页
第三章 坝体计算参数及模型建立第27-39页
    3.1 工程地质条件第27-30页
    3.2 设计基本参数第30页
    3.3 岩体及结构面物理力学参数第30-31页
    3.4 计算范围和结构离散第31-32页
    3.5 方案选择及计算工况第32-39页
        3.5.1 方案选择第32页
        3.5.2 研究思路第32页
        3.5.3 计算工况第32-39页
第四章 3B坝段静力分析第39-83页
    4.1 变位分析第39-46页
        4.1.1 顺河向变位分析第39-42页
        4.1.2 横河向变位分析第42-43页
        4.1.3 均匀地基的位移及比较分析第43-45页
        4.1.4 同类坝型坝体的位移比较第45-46页
    4.2 应力分析第46-52页
        4.2.1 顺河向应力分布特征第46-50页
            4.2.1.1 顺河向主应力分布特征第46-48页
            4.2.1.2 顺河向最大剪应力分布特征第48-49页
            4.2.1.3 顺河向拉应力分布特征第49-50页
        4.2.2 横河向主应力分布特征第50-51页
        4.2.3 水平向主应力分布特征第51页
        4.2.4 坝踵处理措施对坝体应力的影响第51-52页
    4.3 孔洞变位及应力分析第52-55页
        4.3.1 孔洞变位分析第52-53页
        4.3.2 孔洞环向应力分布特征第53-55页
    4.4 坝基破坏发展过程与安全度分析第55-59页
        4.4.1 符号的约定第55-56页
        4.4.2 超载安全系数法第56-57页
        4.4.3 综合安全系数法第57-58页
        4.4.4 3B坝段与其同类坝段静力安全系数的比较第58-59页
    4.5 本章小结第59-83页
        4.5.1 3B坝段坝体应变第59页
        4.5.1 3B坝段坝体应力第59-60页
        4.5.3 3B坝段孔洞应力应变第60页
        4.5.4 3B坝段静力稳定安全度第60-83页
第五章 3B坝段动力分析第83-95页
    5.1 坝基动力有限元分析原理第83-86页
        5.1.1 地震反应有限元分析原理第84-85页
        5.1.2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第85-86页
    5.2 3B坝段动力计算成果及分析第86-89页
        5.2.1 振型分析第86-87页
        5.2.2 动应变及动应力分析第87-89页
            5.2.2.1 动应变分析第87-88页
            5.2.2.2 动应力分析第88-89页
    5.3 3B坝段坝基破坏发展过程及抗滑稳定安全度第89-90页
    5.4 3B坝段与其同类坝段动力安全系数的比较第90页
    5.5 本章小结第90-95页
第六章 结论第95-97页
参考文献第97-101页
硕士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简介第101-102页
声明第102-103页
致谢第103页

论文共10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多代理技术的敏捷车间无线调度系统研究
下一篇:客户服务中心与建设银行经营发展的关系及发展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