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词表 | 第4-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链霉菌新物种多相分类及次生代谢产物研究进展 | 第12-29页 |
1.1 链霉菌新物种分类鉴定研究进展 | 第12-21页 |
1.2 链霉菌新物种代谢产物研究进展 | 第21-27页 |
1.3 论文设计思路 | 第27-29页 |
1.3.1 研究方案 | 第27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27-29页 |
第2章 放线菌TRM 49605与TRM 46399的多相分类 | 第29-53页 |
2.1 材料和方法 | 第29-38页 |
2.1.1 菌株来源 | 第29-30页 |
2.1.2 培养基 | 第30-32页 |
2.1.3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32页 |
2.1.4 菌株序列测定及系统进化树的构建 | 第32-33页 |
2.1.5 菌株16S rDNA序列分析及保藏 | 第33页 |
2.1.6 菌株基因组DNA(G+C)含量的测定 | 第33页 |
2.1.7 形态特征观察 | 第33页 |
2.1.8 菌株的生理生化特征测试 | 第33-36页 |
2.1.9 菌株的化学分类方法 | 第36-38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38-51页 |
2.2.1 菌株TRM 49605多相分类 | 第38-45页 |
2.2.2 菌株TRM 46399多相分类 | 第45-51页 |
2.3 小结 | 第51-53页 |
第3章 TRM 49605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离与鉴定 | 第53-61页 |
3.1 材料和方法 | 第53-57页 |
3.1.1 菌株来源 | 第53页 |
3.1.2 培养基 | 第53-54页 |
3.1.3 主要实验药品及溶剂 | 第54页 |
3.1.4 主要仪器设备 | 第54页 |
3.1.5 种子液的制备 | 第54-55页 |
3.1.6 发酵液的制备 | 第55页 |
3.1.7 发酵液的提取 | 第55页 |
3.1.8 TRM 49605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 | 第55-56页 |
3.1.9 TRM 46399次生代谢产物的结构鉴定 | 第56-57页 |
3.1.10 衣霉素Ⅶ抗菌活性测定 | 第57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57-60页 |
3.2.1 TRM 49605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第57-59页 |
3.2.2 衣霉素Ⅶ的抑菌活性 | 第59-60页 |
3.3 小结 | 第60-61页 |
第4章 TRM 46399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离与鉴定 | 第61-65页 |
4.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61-63页 |
4.1.1 菌株来源 | 第61页 |
4.1.2 培养基 | 第61页 |
4.1.3 主要实验药品及溶剂 | 第61页 |
4.1.4 主要仪器设备 | 第61-62页 |
4.1.5 菌株TRM 46399发酵液的制备 | 第62页 |
4.1.6 TRM 46399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 | 第62-63页 |
4.1.7 TRM 46399次生代谢产物的结构鉴定 | 第63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63-64页 |
4.2.1 菌株TRM 46399次生代谢产物的结构鉴定 | 第63-64页 |
4.3 小结 | 第64-65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5-67页 |
5.1 总结 | 第65-66页 |
5.2 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作者简介 | 第72-73页 |
附录 | 第73-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