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二倍体、四倍体玉米与四倍体多年生大刍草及杂交后代根系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文献综述第10-20页
    1.1 多年生作物第10页
    1.2 多年生作物的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1 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环境第10页
        1.2.2 提高对养分的利用效率,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第10-11页
        1.2.3 充分利用光能,提高作物产量第11页
    1.3 多年生作物的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1 多年生作物的育种研究第11-12页
        1.3.2 多年生作物的分子研究第12-13页
            1.3.2.1 多年生作物的根状茎研究第12-13页
            1.3.2.2 多年生作物的分蘖研究第13页
            1.3.2.3 多年生作物开花机制的研究第13页
    1.4 多年生的根系研究第13-17页
        1.4.1 多年生和一年生植物的根系形态研究第13-14页
        1.4.2 多年生和一年生植物根系结构研究第14页
        1.4.3 多年生植物的生理研究第14-17页
            1.4.3.1 光照长度第15页
            1.4.3.2 温度第15-16页
            1.4.3.3 内源激素第16-17页
    1.5 多年生类玉米在发展多年生玉米中的应用第17-19页
        1.5.1 二倍体多年生大刍草的研究第18页
        1.5.2 四倍体多年生大刍草的研究概况第18-19页
    1.6 实验目的和意义第19-20页
2、材料和方法第20-22页
    2.1 实验材料第20页
    2.2 材料的种植和管理第20-21页
    2.3 根系形态指标的测定第21页
    2.4 切片观察第21-22页
        2.4.1 冰冻切片观察第21页
        2.4.2 切片的伊红-苏木精染色第21页
        2.4.3 切片的间苯三酚-盐酸染色第21-22页
        2.4.4 切片的荧光显微观第22页
3. 数据分析第22页
4. 结果与分析第22-36页
    4.1 异源三倍体和异源四倍体根系形态指标动态变化及各时期差异分析第22-27页
        4.1.1 各时期根总长差异及动态变化分析第22-24页
        4.1.2 各时期根面积差异及动态变化分析第24-25页
        4.1.3 各时期根尖数差异及动态变化分析第25-26页
        4.1.4 各时期根分支数差异及动态变化分析第26-27页
    4.2 根系解剖指标第27-36页
        4.2.1 各时期外皮层厚度差异及动态变化分析第27-28页
        4.2.2 各时期根系维管束面积差异及动态变化分析第28-29页
        4.2.3 各时期根系木质部差异及动态变化分析第29-32页
        4.2.4 各时期根系平均光密度(OD)差异及动态变化分析第32-36页
5. 讨论第36-40页
    5.1 多年生与一年生发展策略第36-38页
        5.1.1 多年生与一年生根系形态差异第36页
        5.1.2 多年生与一年生根系解剖差异第36-37页
        5.1.3 多年生与一年生根系生理差异第37-38页
    5.2 异源三倍体、四倍体的倍性探讨第38-39页
    5.3 利用多年生大刍草发展多年生玉米探讨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6页
致谢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ROS-RAAS在肝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及鳖甲煎口服液的干预机制
下一篇:西南地区玉米主推品种及其亲本的演变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