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地方旅游事业论文

基于文化消费的袁家村旅游商业空间生长模式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11-21页
    1.1 选题背景缘起第11-13页
        1.1.1 体验式文化旅游消费热潮第11页
        1.1.2 城市人群旅游的新需求第11-12页
        1.1.3 国内乡村旅游的现状第12-13页
    1.2 研究对象第13-14页
    1.3 研究意义与目的第14-15页
    1.4 研究概念界定第15-17页
        1.4.1 文化消费品第15页
        1.4.2 村庄旅游第15-16页
        1.4.3 袁家村旅游商业街区规划第16-17页
    1.5 研究主要内容第17-18页
    1.6 研究的方法与框架第18-21页
2 国内外村庄旅游及街区设计研究综述第21-33页
    2.1 国外商业街区规划相关理论第21-24页
        2.1.1 国外研究发展历程第21-23页
        2.1.2 国外街道核心理论第23-24页
    2.2 国外重要村庄规划理论第24-25页
        2.2.1 农村聚落研究第24页
        2.2.2 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研究第24-25页
        2.2.3 农村景观规划研究第25页
        2.2.4 城乡关系研究第25页
    2.3 国内商业街区规划相关理论第25-27页
        2.3.1 古村落街区研究第26页
        2.3.2 商业街道研究第26-27页
    2.4 国内乡村旅游规划理论第27-29页
        2.4.1 乡村旅游类型与特点研究第27页
        2.4.2 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第27-28页
        2.4.3 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第28-29页
    2.5 国内袁家村的研究成果第29-33页
        2.5.1 袁家村乡村旅游研究第29-30页
        2.5.2 袁家村空间研究第30-31页
        2.5.3 袁家村就地城镇化研究第31-33页
3 袁家村及其商业街区的发展历程第33-71页
    3.1 袁家村发展历程第33-39页
        3.1.1 袁家村沿革第33-34页
        3.1.2 自然生态条件制约下的小农经济第34-35页
        3.1.3 政府政策引导下的乡村集体经济第35-37页
        3.1.4 市场经济冲击下乡村集体经济的停滞第37页
        3.1.5 文化消费引导下的村庄旅游经济第37-38页
        3.1.6 袁家村发展总结第38-39页
    3.2 商业街区民俗旅游发展期(2006—2010 年),袁家村的起步阶段第39-52页
        3.2.1 民俗文化的市场需求第40-41页
        3.2.2 康庄老街和农家乐的建设第41-45页
        3.2.3 作坊街和小吃街的建设第45-52页
    3.3 商业街区旅游度假发展期(2011—2014 年),袁家村的完善阶段第52-60页
        3.3.1 休闲娱乐文化的市场需求第53-54页
        3.3.2 艺术长廊和酒吧街的建设第54-57页
        3.3.3 农家乐的升级及酒店客栈建设第57-58页
        3.3.4 关中古镇的建设第58-60页
    3.4 商业街区综合产业发展期(2015—2017 年),袁家村的稳定阶段第60-68页
        3.4.1 产业经济效益分析第60-62页
        3.4.2 祠堂街的建设第62-65页
        3.4.3 回民街的建设第65-67页
        3.4.4 书院街的建设第67-68页
    3.5 商业街区品牌效应期(2017 年以后),袁家村的飞跃阶段第68-71页
        3.5.1 地域发展的局限性分析第68-69页
        3.5.2 袁家村模式的输出第69-70页
        3.5.3“袁家村”品牌战略第70-71页
4 袁家村的规划解析第71-123页
    4.1 文化消费的外界环境——袁家村发展背景第71-73页
        4.1.1 区域发展联动乡村第71-72页
        4.1.2 传统村落的消逝第72页
        4.1.3 乡愁文化的精神寄托第72-73页
        4.1.4 发展环境总结第73页
    4.2 文化消费的体验内涵——袁家村文化基础第73-86页
        4.2.1 关中饮食文化第73-75页
        4.2.2 关中建筑文化第75-84页
        4.2.3 关中民俗艺术文化第84-85页
        4.2.4 袁家村文化内涵总结第85-86页
    4.3 文化消费空间的构造——袁家村街区空间规划解析第86-106页
        4.3.1 街巷设计要素第87-92页
        4.3.2 院落设计要素第92-95页
        4.3.3 功能空间构造第95-105页
        4.3.4 空间规划设计总结第105-106页
    4.4 文化消费产业的塑造——袁家村街区产业构成第106-110页
        4.4.1 休闲度假住宿——关宅关院第106-107页
        4.4.2 特色民俗饮食——咥铺咥吧第107页
        4.4.3 传统民俗体验——农耕农家第107-108页
        4.4.4 民间艺术博览——艺街艺坊第108-109页
        4.4.5 产业策划总结第109-110页
    4.5 文化消费的街区管理与经营——袁家村街区产业经营解析第110-116页
        4.5.1 袁家村街区定位及服务对象第110-112页
        4.5.2 袁家村街区资金产权的获得第112-113页
        4.5.3 袁家村街区产业实施路径第113-114页
        4.5.4 袁家村街区产业运营管理第114-115页
        4.5.5 袁家村街区产品营销宣传第115页
        4.5.6 袁家村经营管理总结第115-116页
    4.6 文化消费引导策略——袁家村规划总结第116-123页
        4.6.1 发掘特色文化缺口第116页
        4.6.2 培育文化消费条件第116-117页
        4.6.3 塑造文化消费的载体第117-118页
        4.6.4 宣传文化消费策略的规划成果第118-119页
        4.6.5 输出文化消费策略的规划模式第119-120页
        4.6.6 层次分析法验证文化消费策略第120-123页
5 模式总结及评价第123-132页
    5.1 发展策略——基于文化消费的乡村旅游策略引领村庄转型第124-125页
    5.2 产业规划——文化与产业融合,培养核心竞争产业第125页
    5.3 管理经营——企业化管理,股份制集体产权第125-128页
    5.4 空间规划——因地制宜保留原始风貌,发展院落街巷空间第128-129页
    5.5 袁家村模式图第129页
    5.6 袁家村模式评价和推广建议第129-132页
致谢第132-133页
参考文献第133-139页
图表目录第139-143页
附表一第143-144页
附表二第144-145页

论文共1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历史街区交通出行方式选择研究
下一篇:城市居家养老模式下空巢家庭居住待征及空间策略研究